更新时间:
上海5月11日电 (记者 陈静)第五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大赛澳大利亚(悉尼)分赛11日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举办。从233个项目中被严格筛选出的近80个项目进入路演。
清华大学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王雪莉:不同的户外运动有它自己的要求,不同的地方也有自己的户外资源禀赋,避免千篇一律,长得全都一个样,而是说不要去从头开始,用好现有的资源禀赋,所可能产生的运动产业价值,然后去打造出一个户外消费的嘉年华。
位于深圳前海深港合作区的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是不少香港青年内地创业发展的“第一站”。2014年成立以来,这里汇聚了一批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创新创业企业。截至目前,梦工场累计孵化创业团队1450家,其中港澳台及国际团队1028家。
在赛事视觉设计中,完赛奖牌设计匠心独运,采用翻盖造型,外壳以雅安城市标识为核心元素,巧妙融合大熊猫、茶叶与雅鱼形象,形成太极图意象,象征“熊猫家源,世界茶源”的文化内核;内页则镌刻蒙顶山、天下第一壶等雅安代表性景观,生动展现茶文化历史与产业繁荣;参赛服以“丰收黄”“农耕绿”为主色调,搭配雅安城市标识底纹,呼应农民体育主题。
“未来属于年轻人,当前的资源、资金及社会对机器人、人工智能等的关注度都远超10年前。”王兴兴呼吁通过论坛等平台链接资源,支持年轻人探索创新。(完)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骆大进介绍,2024年,上海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4%左右,上海高新技术企业增至2.5万家。下一步,上海将着力强化国家实验室、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和科技领军企业等战略科技力量。“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搭建了很好的平台,能够助力发展科技领军企业,特别是加快培育更多世界级科创企业。”
从金银铜器到民族服饰,再到传统奶食,四子王旗的传统技艺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近年来,当地推动传统文化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助力更多人吃上“文化饭”,在家门口增收致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