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外贸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我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外贸创新发展,既用好全球市场和资源发展自己,又推动世界共同发展。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开局良好,外贸发展呈现较强韧性。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额10.3万亿元,同比增长1.3%,连续8个季度超过10万亿元。其中,货物贸易出口额达6.13万亿元,同比增长6.9%。在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偏弱、国际环境变乱交织、国际贸易限制增多,特别是美国加征高额关税的背景下,我国外贸发展取得这一成绩实属不易。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彰显了中国产品的强劲竞争力,也得益于我国不断拓展国际市场、扩大“朋友圈”的持续努力。
为促进科研成果快速落地转化,推动产业发展,学院与华为、阿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众多头部科技企业紧密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和人才培养基地,精准把握产业需求,将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东安鸡制作技艺有1700余年历史。在蒋永记东安鸡餐厅后厨,蒋庆华几轮翻炒,便飘香四溢。“以前我在外务工,后来通过县里的技能培训学会多道永州名菜,不仅靠手艺拿到更高工资,还能在家乡就业。”蒋庆华现在是制作东安鸡的大厨。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的关键之举。完善的市场基础制度是经济有效运行和企业有序经营的重要基石,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坚持制度先行。近日,《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公布,清单事项数量由2018年首版的151项缩减至106项。清单越缩越短,市场越放越活,截至2024年11月底,我国实有登记注册经营主体数量为1.89亿户,相比2018年增长超过70%。有关部门还需进一步健全基础制度规则,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市场准入退出、要素配置等方面制约经济循环的卡点堵点,力求通过高效的市场运行制度、完备的信用制度和有力的产权保护制度,为企业提供清晰、稳定的发展预期,全面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
绿色智能消费新品备受青睐。今年汽车以旧换新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超53%。1—4月,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零售332.4万辆,同比增长35.7%,市场渗透率达48.4%,比2024年全年提升0.8个百分点。
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厨师、外卖员、护工、月嫂等从业人员,每年都至少要进行一次相关传染病的筛查,并办理健康证,才可以上岗工作。但在一些地方,办理健康证的体检过程中,存在种种违规情况,规章制度形同虚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