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26 23:24:42 | 浏览次数:6566
从扬州小脚粽、南京四角粽,到浙江嘉兴粽、金华火腿粽,过去“一叶包万物”的繁华喧嚣,逐渐回归为“一叶包己悦”的理性。以往高油脂、重口味的经典粽子,以低盐、低糖、少油的面貌重现江湖,绿色、健康、轻肠胃负担成为端午粽子的新标签。
来自墨西哥的旅客罗珊娜和朋友下船后,准备前往厦门环岛路、南普陀寺等地游玩。“第一次感受中国的端午节,粽子挂饰很可爱,我很喜欢,我们都很期待本次旅行。”罗珊娜说。
“早教机构能否促进婴幼儿成长发育,需要打一个问号。比如,有研究表明,让婴幼儿更多进行大运动有助于大脑发育,但花钱在室内空间里的运动,效果可能远不如家长带孩子去公园草地跑跳滚爬。”孙蔷蔷说。
社会是大课堂,是少年儿童成长的土壤。社会教育是育人全链条的重要一环,全社会都有责任参与到培育未来、创造未来的工作中,为孩子们的身心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文化有养心志、育情操、涵养精神气质的作用。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最深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有效开发配置好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资源,让“国风”、“国潮”浸润广大少年儿童,使他们从小懂得“何以中国”,让中华文脉融入精神血脉,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精神文化产品的健康与否关系着孩子们的“精神空间”和“心理空间”,对孩子们的成长影响深远。要提供更多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适应新媒介传播形式、有引领力和吸引力的书刊、音乐、影视、文化活动等,更好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少年儿童身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的时代,需要帮助和引导他们更好辨识网络上的各种圈层、潮流现象,抵御不良信息和非法侵害,培育数字素养。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要协同发力,既防止和打击损害少年儿童权益、破坏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网络言行,又加大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数字产品供给,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要撑起健康守护伞,持续完善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加强心理咨询、教育、治疗等服务,呵护孩子们的幼小心灵。
“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节日有期,情谊无界。该部以创新文化活动为纽带,既传承了端午文化,又为官兵营造了张弛有度、团结向上的军营氛围。未来,该部将继续探索多元文化载体,为战斗力提升注入“心”动力,让官兵在欢声笑语中锻造钢铁意志,携手书写忠诚担当的新篇章。(完)
据了解,西南财经大学始于百年前的上海光华大学。1925年,在声援五卅运动中,数百名爱国师生在上海创办光华大学,寓“光我中华”之意。抗日烽火中,学校于1938年辗转千里、护书入川。抗战胜利后,光华大学成都分部永久留川,更名为成华大学。1985年,学校更名为西南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