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昆明5月7日电(时文枝)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7日发布消息,近日,该厅与云南省财政厅根据产业发展需要,结合全省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发布《2025年云南省特色优势产业急需紧缺职业(工种)目录(第一批)》,涉及高原特色农业、中药材产业、文旅产业、养老服务业及绿色能源产业五个领域100个职业(工种)。
河南省气候中心6月12日8时发布干旱橙色预警,根据最新气象干旱监测显示,安阳、鹤壁、焦作、开封、洛阳、漯河、南阳、平顶山、濮阳、商丘、新乡、信阳、许昌、郑州、周口、驻马店等16个地市72个国家级气象站监测到气象干旱达到重旱等级以上,并已持续10天。据天气部门预报,6月24日之前,全省将维持高温晴热天气,虽然部分时段有分散对流性降水,但无法有效缓解旱情。
以某家电经销商为例,该企业于4月17日产品上线首日申请“国补加油包”,凭借其在京东平台的数据,迅速获得60万元授信额度,有效填补了备货的垫资缺口。“现在有了‘加油包’,资金周转更从容,订单量预计可提升30%。”该企业负责人表示。
被称为“中国小杂粮之乡”的会宁县,是甘肃省马铃薯、玉米、小杂粮等农作物主产区。产于当地的荞麦米和良谷米被原农业部认定为A级绿色食品,“会宁小扁豆”“会宁苦荞麦”被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放眼世界,中国旅游独具魅力。中国旅游资源丰富,不仅拥有壮丽的自然景观,还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如今,外国游客来中国,不再局限于欣赏美景,而是更加注重深度的文化体验。在西安大唐不夜城,不少外国游客体验汉服妆造、学习书法拓印,甚至报名“长安十二时辰”沉浸式剧本杀。在上海朱家角古镇,外国游客体验江南钩针编织、水乡灯彩制作、土布染织等非遗技艺,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
连日来,受高温少雨天气影响,黄河流域甘肃、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省(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针对流域相关省(区)旱情,黄河防总和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简称黄委)第一时间分别启动抗旱四级响应和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自6月14日17时起,针对河南省启动干旱防御Ⅲ级应急响应;要求各相关单位落实落细各项抗旱保供水措施,做好旱情持续或进一步发展的应对准备。
北京5月7日电 (记者 苏婧欣)中国德国商会华北及东北地区执行董事兼董事会成员欧阳利文(Oliver Oehms)7日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称,德中两国均支持多边贸易体系,希望德国新一届政府能够延续两国合作对话机制,推动双边经贸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