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连日来,河南多地持续高温出现不同程度旱情,引发关注。目前河南情况如何?当地采取了哪些抗旱措施?国家对抗旱又有何举措?一文速览。
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表示,随着更多客源地的境外游客得以通过更便捷的方式来到中国,了解、感受中国的开放态度、全球胸怀,旅游企业也将结合更多体验性的文化内容,设计丰富多样的出入境游新品。同时,澳大利亚、新西兰也有着很多华人华侨,单方面免签的推出,在方便他们回国探亲访友之余,同时也可以通过旅游,来看看中国发生的深刻变化,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和文化。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作出批示指出,要全力以赴搜救失联人员、救治受伤人员,切实做好家属安抚、善后处置和事故调查处理等工作。“五一”假期接近尾声,要进一步督促指导各地各有关方面狠抓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和安全管理措施落地,突出重点场所、重点领域,全面排查消除风险隐患,坚决防范遏制各类重特大事故发生。
中央要求谋划新一轮财税改革,税制改革是重头戏,未来增值税、消费税、个税等主要税种还将有进一步改革举措。笔者呼吁,在税收征管不断强化的同时,为促进企业、个人实际税负维持在合理水平,未来税制改革应当统筹考虑降低名义税率。
呼和浩特、鄂尔多斯、赤峰、包头等地成为游客出行的热门之选。凭借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沙漠风情,内蒙古的旅游吸引力不断增强,客源范围进一步扩大。数据显示,来自河北、江苏、重庆、山西、北京等地区的游客总量,约占区外客源总量的43%。
东西方在看待人与植物关系的具体问题上,有很大不同。中国人强调植物与人合一,文学上“起兴”的创作手法就是这种思想的最好体现。《诗经·小雅·皇皇者华》:“皇皇者华,于彼原隰”用漫山遍野的鲜花映照使臣出访时的愉悦乐观精神。不同于植物与人的合一,西方草木是风景性的存在,他们对植物更多是主体对客体的观看与经历,追求准确的模仿。西方画家通过几何、透视、色彩、光影的表现,目的是呈现出立体、强烈的真实感。
植物不仅为人类生存提供物质滋养,也给人类带来许多精神寄托。在文学艺术中,植物作为一种描写对象或象征性语言体系,反映了不同文明对自然界的认知差异。近日,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牟净接受“东西问”专访,解读植物世界到底蕴藏了哪些东西方文化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