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务实合作是中俄关系稳定发展的内生动力。中俄是现代化道路上的同行者,中国连续15年保持俄最大贸易伙伴地位,去年双边贸易额逆风创下2448亿美元新高。俄罗斯已成为中国最大能源供应国,两国经济优势互补,合作潜力足,发展空间大。此访期间,双方又签署20多项合作文件,为中俄关系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能。双方一致同意继续做大合作蛋糕,夯实经贸和能源合作基本盘,支持跨境电商、农业、矿产合作,稳步推进核能、航空航天领域大型合作项目,加快拓展科技创新、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合作。双方签署新版投资保护协定,为高水平经贸合作完善制度安排,有力对冲了保护主义逆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正在进行的“中俄文化年”精彩纷呈,“中国热”在俄罗斯各地持续升温,双方合拍的电影《红丝绸》广受好评,两国革命者并肩战斗的故事感动了大批观众。双方一致同意继续加强教育、青年、媒体、电影等领域合作,不断增进两国人民相知相亲,让中俄友好世代相传。
北京5月11日电 (记者 吕少威)第二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简称北京科博会)11日落幕,本届北京科博会集中展出前沿科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领域1200余项最新技术和科技成果,现场签约项目43个,总金额超58亿元,吸引境内外观众8万余人次。
改变过去以规模体量论英雄的模式,重庆市出台制造业“亩均论英雄”改革等政策举措,从能源、用地、金融等7个方面提出17条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政策,与亩均效益深度挂钩,倒逼企业“腾笼换鸟”、提质增效。
“我们采用‘提前申报、即到即查’的通关模式,精准掌握猕猴桃到港信息,开设进口水果通关绿色通道,助力企业抓住黄金销售期,让新鲜水果在最短的时间到达消费者手中。”台州海关驻玉环办事处业务三科副科长高福斌介绍说。
研发在外地,转化在本地,惠智康是湖州人才科创“飞地”建设的一个典型。湖州先后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地建立人才科创飞地15家,入驻企业可享受在湖企业同等政策。截至目前,已吸引入驻企业203家,培育37家企业落地湖州产业化。
在青岛的一家海工装备制造企业生产基地,龙门桥吊正高强度运转,船坞中排列着待交付的平台装备。3座即将发往沙特的海工平台已全面完工,即将交付。
从蚕茧养殖技术的升级,到丝绸加工工艺的革新,忻城茧丝绸产业在粤桂协作的助力下实现蝶变升级,形成了“桑-蚕-茧-丝-绸”产业链条,走出了一条从“桑蚕大县”到“桑蚕强县”产业富民的“新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