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乘“数”而上,当务之急是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需推动5G网络、光纤宽带向偏远乡村延伸,让“数字高速路”铺到田间地头、农家院落,筑牢现代乡村信息基础。此外,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也需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为乡村信息建设注入“源头活水”。
在渝中区,每平方公里土地上就有超过10处历史遗存。这些历史遗存是重庆繁荣与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城市更新中需要保护的宝贵资源。
直径30至50厘米的老龄树洞是中华秋沙鸭延续血脉的生命摇篮,随着长白山森林系统的更新演化,适合它们的天然树洞逐年减少,园池湿地保护区工作人员自2015年起便开始研发人工仿生巢箱。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
大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南京大学教授祝世宁在会上发布了“年度中国超材料十大进展”。其中,基础研究类涵盖宽带光子器件、热非互易超构材料、定向热辐射超材料、奇点纳米激光器、涡旋光器件、表面等离子体超构表面等,技术创新类包括超构透明吸波体、声学超构材料、数字编码超表面、能信协同超材料等。
2025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是由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欧盟等共同建立的“全球应对粮食危机网络”发布的。该报告显示,冲突和战乱仍然是造成严重粮食不安全的最主要原因,这一因素总共影响到20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4亿人。目前苏丹已经出现饥荒,而加沙地带、南苏丹、海地和马里等其他热点地区也遭遇了灾难性的严重粮食不安全状况。
人才强则乡村强,提升农民数字技能是弥合城乡数字鸿沟的关键。不妨构建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数字教育培训体系,比如,针对老年群体开设“数字课堂”,从手机支付、视频通话等基础功能教起;为农技人员定制学历提升计划,培养既懂农业又通数字技术的“新农人”。当越来越多的农民变身“数字达人”,他们不仅能拓宽增收渠道,还将为乡村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