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6 23:16:16 | 浏览次数:9223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
环塔工程年底投运后,将实现南疆电网的质变,彻底改变南疆电网的长链式供电格局。数据显示,工程投运后南疆最大供电能力将提升80万千瓦—100万千瓦,新能源接纳能力新增800万千瓦,大幅提升南疆光伏等新能源汇集送出能力,有效缓解南疆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的接网瓶颈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边疆研究所一级研究员邢广程指出,中华文明和其他文明之间的关系就是和平、和睦、和谐。这是一种理性,更是一种文明未来生存的智慧。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仁伟认为,上合组织和共建“一带一路”都需要法治化、机制化、制度化,只有将两者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结合,才能真正实现民心相通。
6月13日9时,国家防总针对广西、福建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派出两个工作组分赴广西、福建协助指导;新增针对河北、内蒙古启动抗旱四级应急响应,并继续维持针对河南、山东的抗旱四级应急响应,两个工作组正在两省协助指导。
中国过境免签政策的持续深化,吸引着全球商旅人士加速流动。除了“一站式”入境便利和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等政策,多地结合自身特色,为跨境旅客推出各类服务。在以“世界超市”闻名的浙江义乌,全球客商往来频繁,浙大四院近日正式推出面向过境免签外籍人士量身定制的国际健康管理服务。
边会以考古遗产的保护传承为基础,探讨考古遗产如何助力可持续发展,并分享最佳实践。四川大学杰出教授、考古文博学院学术院长霍巍以三星堆和金沙等遗址为例,分享了四川考古遗产保护实践的生动案例。据介绍,在政策支持下,四川充分发挥了考古支撑与引擎作用,科学组织开展了皮洛遗址、濛溪河遗址、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罗家坝遗址、城坝遗址、江口明末战场遗址等系统性考古调查勘探。值得一提的是,考古发掘中三星堆考古新模式一改过去“粗放式”考古,高标准建设了考古大棚、考古舱等,考古研究和现场文物保护水平全面提升。此外,开放式考古研究和多学科跨领域为考古遗址保护利用奠定了基础。
四年多前,谋划“十四五”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重点谈到了“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三个“新”,都是为了完成好一“高”,这也是“十四五”回答的重大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