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一段时间以来,比亚迪、吉利等中国自主品牌的崛起给不少外国汽车品牌带来压力。”美国CNBC网站18日报道称,美银证券汽车产业分析师约翰·墨菲当天在美国汽车媒体协会有关活动中表示,美国底特律三巨头(即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和斯特兰蒂斯)应“尽快”退出中国市场。他同时警告说,美国三大车企需要采取更严厉的措施削减开支,尤其是在内燃机业务方面,因为这是目前利润的主要来源。
去年以来,中国对多个国家单方面免签。截至目前,中方已经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瑞士、爱尔兰、匈牙利、奥地利、比利时、卢森堡等国施行单方面免签;还与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格鲁吉亚等国互免了签证。此前的6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惠灵顿总督府同新西兰总理拉克森举行会谈。李强表示,将把新西兰纳入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希望新方为中国公民赴新提供更多便利。
6月13日9时,国家防总针对广西、福建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派出两个工作组分赴广西、福建协助指导;新增针对河北、内蒙古启动抗旱四级应急响应,并继续维持针对河南、山东的抗旱四级应急响应,两个工作组正在两省协助指导。
6月14日上午,水利部组织开展抗旱专题会商,分析研判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形势,要求即日起,受旱地区上游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6月14日15时,水利部将针对河南、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目前维持针对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两个工作组正在一线指导抗旱工作。
作为中拉整体合作的主渠道,中拉论坛由习近平主席亲自倡导成立,为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有力支撑。10年前,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成功举行,正式开启中拉关系双边合作与整体合作并行互促的新阶段。中拉论坛的成立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是中拉关系史上的创举。10年来,中拉论坛蓬勃发展,机制日臻完善,已成为增进中拉政治互信、加强发展战略对接、促进民心相通的重要平台。即将召开的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是中拉双方协商采取的承前启后、共商合作、共创未来的重要举措,在中拉合作进程中具有重要标志性意义。会议将通过多份成果文件,涉及双方在科技创新、经贸投资、人工智能、金融、基础设施、农业粮食、工业和信息化、能源矿产以及共建“一带一路”等领域合作具体举措,展现中拉在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方面的坚定决心。
携程集团副总裁秦静认为,随着这一政策的施行,将加速中国与澳大利亚之间的旅游交流及经贸互动。同时,政策也将惠及在澳大利亚生活的逾百万华人华侨,使得他们回国探亲或旅游的过程更为简便顺畅。秦静指出,作为亚太地区的重要国家,中国与澳大利亚在经济上具有高度的互补性,合作潜力巨大,未来也期盼在旅游领域激发更强劲的合作动力。
“相互尊重”“多彩多样”“相识相知”,墨西哥考古学家罗赫里奥·里维拉用三个关键词,描述他多次赴华参加人文交流活动的感受和思考。里维拉认为,中拉等全球南方国家之间加强文明交流互鉴,有助于打破“西方中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