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25 08:09:35 | 浏览次数:7884
斗拱,是由榫卯结构搭建而成。从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遗址到明清时期的故宫,榫卯结构贯穿了中国建筑的整个历史 。2009年,以榫卯结构为关键技术的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榫卯技艺究竟蕴含了怎样的千年智慧,为何能够传承数千年呢?
“来游埠,不吃早茶等于白来!”来自宁波的游客史文涵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看到别人的推荐后,和家人驱车三四个小时来到游埠,品尝到了这里的特色美食,“鸡子馃外酥里嫩,肉沉子汤汁鲜美,好吃的实在太多了。”
该府还确诊了另一例炭疽病病例,该病人在感染前身体状况良好,目前尚未出现严重症状。纳隆说,该病人正在医院接受治疗,如果没有严重的并发症,预计两周左右就能完全康复。
广州5月2日电 (记者 程景伟)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5月2日在广州继续举行。在广州纺织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展位,一名来自阿根廷的女采购商一口气挑选了十多款牛仔产品之后逐件询价。“这些牛仔服装设计很新潮,是我想找的类型。”她告诉记者。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陈列保管部主任 李莹:我们现在看到的实际上就是一个清代官式的三彩斗拱的构件,像方形的这个构件,我们管它叫作斗,然后像弓形的构件,我们管它叫作拱,实际上,斗和拱就是通过榫卯一层一层,层叠而成的。
“在台山生活时,每次胃口不佳,家人会煲酸梅粥给我吃。上次回国到香港探亲,见到深水埗一家茶餐厅将台山酸梅粥作为特色甜点供应堂食,当时就忍不住吃了一碗。”现居美国纽约的台山乡亲黄女士说,对于她而言,这不仅是味蕾上的记忆,更是在他乡能慰藉乡愁的一道乡味。
6月14日上午,水利部组织开展抗旱专题会商,分析研判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形势,要求即日起,受旱地区上游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6月14日15时,水利部将针对河南、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目前维持针对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两个工作组正在一线指导抗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