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7 04:02:18 | 浏览次数:5684
近日,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立足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分区分类指导,细化实化措施,确保夏播作物种足种满,奠定秋粮和全年粮食丰收基础。
6月14日上午,水利部组织开展抗旱专题会商,分析研判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形势,要求即日起,受旱地区上游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6月14日15时,水利部将针对河南、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目前维持针对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两个工作组正在一线指导抗旱工作。
同样迎来暑期入境游高峰客流的还有西安,截至7月9日,今年西安口岸出入境人员突破100万人次,较2024年同期增长64%。暑运以来,西安口岸出入境人员超5.6万人次,其中入境人员2.6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46%、44%。从数据分布来看,韩国、马来西亚、俄罗斯成为西安入境游外国旅客中占比最多的国家,同时随着中国—中亚峰会成果持续扩大,中亚地区旅客数量较往年也呈明显上升趋势。
今年暑期,四川省以“安逸四川”为核心品牌,通过文旅融合、国际合作、便利化服务升级等多维举措,打造入境游体验新标杆。成都推出了“成都 欧洲文化季”活动,举办电影周、摇滚演唱会等11场活动,推动与欧洲的文化交融。
深加工成为丰年荔枝消纳产量、提升价值的有效途径。“加工制作冰淇淋,全年能消耗2800多公斤荔枝原浆,相当于7200公斤荔枝。”徐志鹏说,荔枝集中采收季约两个月,将荔枝果浆低温冷藏以备加工,打破了季节限制,有利于熨平大小年波动。在茂名,已培育荔枝加工型龙头企业25家,年加工产能超10万吨,产品开发超30种。
“有些地区出现了多个国际航空枢纽的格局。比如华南的广州、深圳,西南的成都、重庆、昆明,西北的西安、乌鲁木齐。但与成渝不同的是,西北地域辽阔,西安与乌鲁木齐距离非常远,两个枢纽生态位截然不同。”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与体育宣传发展战略研究中心高端智库骨干专家、广州体育学院教授曾文莉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体育具有较强的杠杆效应,以体育赛事表演为杠杆,能撬动城市基建、旅游、文化等,激活体育消费热情,推动体育产业能级提升,而这个杠杆的原动力主要是运动员尤其是明星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