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7 11:44:05 | 浏览次数:1197
摸排旱情、制定预案、科学调度、开辟水源……旱区多措并举,全力抗旱保供水。水利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北方小麦处于需水量较大的灌浆期,灌区内灌溉用水总体有保障,无灌溉条件区域需采取农艺保墒增湿、坐水点种等应急措施,尽最大努力减轻损失。旱区各级水利部门还要积极采取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管网延伸、应急调水、拉水送水等措施,全力抗旱。
金明辉说,通过活动普及可互动科技应用,如无人机踢足球、AI辅助辅导作业等,提升居民科技认知与应用能力,期待未来复制推广活动模式至更多社区。(完)
传统的南京织锦木机织造礼服和时装,风格独特的惠安石雕融入现代雕刻艺术,景德镇传统青花瓷制作技艺体验大受欢迎……2022年开馆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是博物馆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传承创新的缩影。
刘曙光:应对博物馆藏品去殖民化问题,是国际博协战略规划的目标之一。2021年,法国向贝宁共和国归还26件文物。2022年,德国把20件贝宁王国时期铜制文物交还给尼日利亚。2023年,荷兰正式向印度尼西亚归还数以百计荷兰殖民统治印尼时期流失的文物。这些举措都是基于对殖民主义历史重新评估,对博物馆产生了影响。
湖南长沙,隆平水稻博物馆,长沙市岳麓区第一小学的同学们观看了水稻从一颗种子开始,经历播种育秧、孕穗开花、丰收在望、颗粒归仓的过程,珍惜劳动、热爱劳动的精神也如一粒“种子”,悄然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肖长培指出,黄檗文化发源于福清,是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此次展览展出来自中日艺术家的书画精品,涵盖传统水墨、现代艺术等形式,展现了中日两国对自然与美的哲思,成为文明交融的生动写照。(完)
史前江南文明之光初露锋芒。数千年后,青山还绿,遗址重生。不同文化互鉴交融,不同民族和谐共生,续写着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包容并蓄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