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7 08:52:27 | 浏览次数:2896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倪浩]8月3日,郑钦文夺得2024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单冠军,实现中国选手在该项目上的历史性突破,也点燃了民众参与网球运动的热情,网球热度随之大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体育明星与体育经济会形成正向反馈:体育明星的示范效应会提振相关体育产业、吸引更多人参与到运动中来,大众的广泛参与则会成为“未来明星运动员”诞生的基石。
烟雨洱海,润泽万物;苍山之畔,梦想发芽。各国青年创客深入大理村庄田野,与当地农户共话农业未来。他们切身感受到中国农业的深厚积淀,也在一场场对话与实践中拓展了农业合作的全球视野。这场全球农创者的相聚,不仅是一次科技的交汇,更是拼多多“回到农业”初心的真实写照。
龙门石窟研究院还开创了残损文物虚拟复原及流散文物虚拟复位的新模式。2020年9月,龙门石窟研究院工作人员将3D打印的原比例佛首安放在一尊等身立佛的残像上,佛首和残像的两个断面完全吻合,代表着国内首次实现流散石质造像文物“数字修复”。
印尼队主教练克鲁伊维特在赛前发布会上表示,球队已经对中国队进行了充分研究与准备。他强调,面对中国队这样的对手,印尼队不会保守,而是将力争主动掌握比赛节奏。(完)
为保障野马适应新环境,保护区为每匹放归野马佩戴北斗定位项圈,24小时监测其活动轨迹与健康状况。科研人员表示,野马觅食、饮水等行为均正常,保护区通过“分群管理+适应性训练”模式,动态调整保护策略,探索大型食草动物野化放归的“贺兰山经验”。
随着参与网球运动的人逐渐增多,中国网球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纪宁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们在做一个项目,在北京朝阳区规划一个‘大满贯网球文化公园’,将汇集所有大满贯要素。人们既能在此观看全球顶级赛事,也能在场地上训练和比赛。”纪宁说,这仅是一个案例,但从中可以窥见中国网球运动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也越来越专业化。作为体育产业的参与者与观察者,纪宁表示,不仅北京,全国各地网球运动设施也发展得越来越好。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本质上是打破科技与产业之间的壁垒,以二者的双向互促实现生产力质的跃迁,并实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再平衡。有人形容,科技创新是“源”,产业创新是“流”,两者深度融合方能汇成新质生产力的江河;也有人比喻,科技创新是“点火器”,产业创新是“推进器”,两者深度融合才能点燃新质生产力的引擎。这些形象的说法都说明:促进两者深度融合,就要深化相关体制机制改革,打通“科技发现、技术研发、产业应用”的环节堵点,形成“创新供给、市场反馈”的内在闭环。深度融合的核心,是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有机对接,其基础是增加高质量创新供给,关键是强化企业在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并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活动,途径是完善“中试服务”体系和技术转移体系,健全企业共享科技设施机制,建设科技成果产业化共享平台,促进科技成果实现有效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