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银川5月16日电 (记者 于晶)记者16日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苏峪口西夏官窑考古发掘资料整理与研究”开题论证会上获悉,苏峪口西夏官窑遗址发现中国最早的瓷器干燥专用建筑,将陶瓷干燥工艺的实物证据提前数百年。
奈佳恩是柬埔寨马德望省三洛社区农业与农业旅游发展协会主席,拥有一个总面积为8公顷的农场,主要种植榴莲、牛油果、山竹、红毛丹等多种热带水果。
截至6月13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有保证,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能够满足抗旱需求。5月下旬以来,对全省98.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抗旱灌溉需要。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
南非联合健康专业委员会注册官埃丝特·皮莱·奈杜在致辞中表示,南非政府早已将中医针灸列为国家认可的补充医学手段。当前,越来越多南非学生和民众对中医、特别是针灸表现出浓厚兴趣。她指出,中医植根于数百年的实践和哲学,在预防、平衡以及身心互联方面提供了宝贵的见解,为南非应对公共卫生挑战带来宝贵启发。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
苏峪口西夏官窑遗址作为宋金时期西夏疆域内唯一生产精细白瓷的窑址,自2021年起历经4年系统发掘,其官窑属性得以确认:遗址出土匣钵刻有的“官”字款,与辽宋皇家窑厂规制如出一辙。白瓷、供器等器物更在西夏陵、皇家寺院中现身,直接印证其皇室专供的特殊身份。这一重大发现不仅填补了西夏官窑研究的学术空白,更为探究西夏文化与中原文明的互动交融提供了关键物证。
《五行令》《攻守占》将于2025年7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万里同归——新时代文物追索返还成果展”上首次面向公众展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