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5 07:48:38 | 浏览次数:7126
广州6月14日电 (记者 郭军)由暨南大学和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共建的中国—马来西亚油脂加工与安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14日在广州召开建设启动会。
在哈萨克斯坦,中哈联合推出的品牌栏目《Bawrsak(包尔萨克)剧场》已于阿拉木图电视台落地开播,一批优秀中国视听节目得以在固定时段常态化播出,让当地民众沉浸式感受中华文化。中国动画片特别是哈萨克语配音版动画片尤其受到当地少年儿童的喜爱。数据显示,《冰雪冬奥村》《熊猫和卢塔》等中国动画节目在当地同类型节目中收视率都排名前列。
这样的记录已经进行了十年,这是一项与时间赛跑的工作。中国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部副主任田苗以“眼睛”来比喻记录工作,“非遗是坚强的也是脆弱的,对抗遗忘最好的方式就是记录。十年来我们留住了非遗的精微与壮观,也留下了传承人的芳华与绝学。这份记录就像一双眼睛,既是我们认识自己的眼睛,也是后代认识我们的眼睛”。
2023年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四川考察时指出,四川要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创新人才集聚的优势和产业体系较为完善、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
据悉,来自甘肃的百名艺术工作者带来的多民族歌舞与器乐演奏在杨浦文化艺术中心轮番上演。其中,由西北民族大学精心创排的《飞天伎乐》,以精湛的舞蹈表演重现千年莫高窟壁画中的乐舞场景,带观众穿越千年,领略敦煌艺术的瑰丽神奇。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徐州香包的“95后”传承人孙歌尧,通过在江南大学的研培学习,设计并制作出创新款式的香包,和奶奶王秀英一起,带动本村600余名妇女实现创业、再就业。在村民们的共同努力下,徐州香包年产值已达1000万元人民币。
由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师生深度参与的非遗交流会成为活动亮点。学院师生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文化产业从业者围绕非遗传承的创新路径展开深度对话,并同步开设非遗“烙画”技艺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