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25 22:42:26 | 浏览次数:8268
大连5月17日电 (记者 杨毅)第23届大连国际徒步大会17日举行,吸引来自全球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十万徒步爱好者齐聚滨城,共同参与这场集运动、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国际盛会。
今年已是陈俊贵和妻子孙丽琴在乔尔玛烈士陵园守墓的第40年。陵园内的草木岁岁新绿,168座墓碑整齐排列,像一列永不解散的方阵,默默守护着这条用热血浇筑的天路。如今,曾经的“天山生死线”已经蝶变为“绝美风景线”。561公里路程宛如一条绚丽的丝带,将戈壁、雪峰、草原、森林、峡谷和碧湖一一串联。当车轮碾过平整的沥青路面,眼前这幅壮美画卷,不仅是大自然的杰作,更是数万筑路者以青春热血与宝贵生命铸就的人间奇迹。
张先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近年来走入网球馆和网球场的人越来越多,这一现象在郑钦文夺冠后更加明显,其中尤以青少年人群为多。
随着杜鹃花海的名气越来越大,鸥浦乡各村依托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民宿产业,当地特色美食如列巴、野果汁、干菜、江鱼以及地产养殖河蟹,成了游客餐桌上的“香饽饽”,各类山特产品和农产品更是备受青睐,供不应求。
近年来,去殖民化浪潮深入国际文博领域。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告诉记者,应对博物馆藏品去殖民化问题,是国际博物馆协会战略规划的目标之一。2021年,法国向贝宁共和国归还26件文物。2022年,德国把20件贝宁王国时期铜制文物交还给尼日利亚。2023年,荷兰正式向印度尼西亚归还数以百计荷兰殖民统治印尼时期流失的文物。这些举措都是基于对殖民主义历史的重新评估,对博物馆产生了影响。2023年,国际博协专门成立了去殖民化工作组。
16块巨型升降吊板如魔方般重组,从“南洋商会”至“闽南学堂”,海浪、甲板、渔船帆影随光影流转,构建出“一海隔两岸,同怀故土情”的深邃意境。舞台设计打破传统,以象征手法呈现漂泊与坚守的双重张力——极简的南洋会议桌、闽南学堂的砖瓦飞檐、波涛翻涌的海面、潮汐与霞光的呼应,成为华侨精神的最佳隐喻。
这片杜鹃花海的绝美绽放,离不开当地对生态环境的用心守护。旅游旺季,鸥浦乡加大宣传力度,倡导当地居民和游客文明旅游、爱护生态。如今,游客们的环保意识显著提升,大家自觉遵守规定,共同守护这片美丽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