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2 12:16:42 | 浏览次数:0944
揭晓的10位第六届四川省“最美科技工作者”中,成都理工大学研究员苏涛扎根青藏高原,破解古植物密码;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蒲明博十年磨一剑,以新型光场调控理论打破传统限制;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教授李平以智能农机赋能乡村振兴;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杨朝武挽救濒危凤尾鸡,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常务副院长刘伦旭创立“单向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惠及全球80万患者;西南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张春祥率先提出的“非编码核酸组学”理论,为心血管疾病诊疗开辟新路径;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梁权伟突破水电技术;四川翠微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仲安病榻攻坚获多项专利;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何杰点亮荒漠光热能源;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一级教授何川三十载岩土为伴,带领团队攻克隧道工程世界难题。
为推进港口绿色化智慧化转型,政策层面也将持续加码。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创新发展处副处长赵晓辉透露,交通运输部正加快出台《“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实施意见》,明确到2030年甚至未来更长时间的“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建设目标、推进路线、重点任务和政策举措,目前已完成征求意见工作。
2023年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四川考察时指出,四川要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创新人才集聚的优势和产业体系较为完善、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
阆中古城地处四川盆地东北部,有2300多年建城史。四川南充阆中古城景区管理局党工委书记、局长张玉杰以《一座“活着的”千年古城》为主题,介绍了推动阆中古城文化遗产整体保护的经验。据介绍,阆中在保留古城肌理、历史人文风貌基础上,实施“微改造、精提升”,对破损路面、旱厕及水电气网等进行系统改造,并坚持不迁学校、不迁居民、不迁市场作坊。
成都5月27日电 (记者 岳依桐)《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成都市与俄罗斯联邦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叶卡捷琳堡市关于进一步深化友好城市关系的行动计划(2025年—2027年)》(下称《行动计划》)签约仪式27日在成都举行。成都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凤朝,俄罗斯叶卡捷琳堡市市长奥尔洛夫出席签约仪式并签署《行动计划》。
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在峰会开幕式上致辞表示,今年东盟峰会以“包容性和可持续性”为主题,与东盟及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海合会)秉持的价值观——以团结实现稳定、以合作促进繁荣、以共担责任增强韧性高度契合。
“上海联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以菌菇种植为主导产业,我们以跑道鱼养殖与小麦水稻的种植为主要业务。2022年以来,双方从多方面开展合作,我们引进对方的优质菇类产品,而对方则消耗我们产生的秸秆。”一场共富主题活动上,平湖一农业企业负责人感慨道,跨区域产业链协作促成“菌稻共生”项目,让资源利用效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