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27 12:58:47 | 浏览次数:2876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在前期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于6月11日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最近两起企业补税事件引起市场关注。一是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要求补税8500万元,因这笔税款被追溯至1994年,使得税务“倒查30年”成为舆论焦点。二是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份收到当地税务要求补税5亿元的通知,最近企业宣布停产。上述两起事件,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跟多位省级、市级税务人士交流得知,目前并没有全国性查税部署。一些地方根据当地税收大数据风险提示等对个别企业查税,是日常工作,也是税务部门正常履职。毕竟税务部门主要负责税收、社会保险费和有关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发现偷逃税、少缴税行为,理应依法制止,否则就是渎职。(第一财经)
除“奖优”的激励,信用评价体系也有“容错”的温度。峨眉山恒利彩印包装有限公司曾因环保税申报疏漏导致信用降级,一度在市场竞争中陷入被动。“信用降级后,在获取对外订单上竞争力明显不如同等水平的A级信用企业。”公司董事长刘亚彬坦言,在税务部门指导下全面整改财务制度,精准把握信用修复规则,最终重返A级行列。“信用修复不是简单的‘整改’,而是推动企业规范管理的契机。”
上述两起事件,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
北京5月6日电 “1984年,就是从这里出发,去了洛杉矶奥运会。很荣幸,李宁品牌、李宁团队有机会随着中国运动员、中国体育代表团再一次向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进军。”62岁的李宁面带微笑地说道。
尽管中国并未采取集中清缴清欠税收等行动,但随着税收大数据广泛应用,网状、系统性税收风险分析取代了此前个人经验点对点分析,税收征管力度事实上在不断强化,税收征收率在不断提高。以前企业偷漏税可能不容易被发现,但近些年通过税收大数据,税务部门会收到企业风险提示,并跟企业确认,不少企业需要依法补缴税款。
为确保“五一”节假日期间的运输保障,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提前安排运力,优化旅客列车开行方案。客流高峰时段,单日最高开行旅客列车536列,其中动车组重联187列,加开临时旅客列车103列,有效提升了运输能力,较好满足了假日期间旅客出行需求。从各车站具体发送情况来看,昆明、昆明南、玉溪、河口北、临沧、普洱等14个车站单日旅客发送量打破历史纪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