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3 11:34:49 | 浏览次数:7910
二是持续推动“湾区标准”提质、扩容、增效。围绕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总体战略部署及重点发展方向,进一步扩大“湾区标准”覆盖面,在现有领域的基础上,进一步向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新能源、生物医药、智慧城市、银发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拓展及应用。继续推动金融、医疗、教育、交通、气象、职业资格、文化等标准互通共融,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资源要素便利、高效跨境流动。
农业农村部派出3个由司局级干部带队的工作组和7个科技小分队,赴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7省,指导各地做好抗旱准备和应对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夏收夏播。
澳大利亚最知名的原住民艺术家之一阿基(Vernon Ah Kee)表示,在他成长的昆士兰州东北部,种族主义让他数十年来不敢探寻自己的华人血统。“我不是不想成为华裔,而是感觉不能成为华裔。”阿基说。
四是探索一体发展的共同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不是简单相加,也不是机械合一,而是有机整合、有效聚合,需要从系统思维出发,构建更为高效的统筹机制、协同机制、融合机制和运作机制。这既要教育、科技、人才部门加强系统谋划,推动科技创新力量、要素配置、人才队伍的体系化、建制化、协同化,也要加快教育、科技、人才规划对接协同,促进教育评价、科技评价、人才评价改革联动,还要推动科学家、青年科研人才、技能人才以及企业家、技术经理人等各类主体的同向发力、共同创造。
“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资源,优化完善创新资源布局,努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
家住北京朝阳区的资深网球爱好者张先生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感慨,“原来就不好预约的网球场,在郑钦文夺冠后,更不好约了。”他说:“我经常打球的球馆最早预约时间是提前一周的早上七点,但是现在到点就秒没,手一慢就显示预约完毕。”
回望中美科技合作历程,有过破冰、暖春,也有过猜疑、分歧,但交流合作始终是主旋律,不仅造福两国,也惠及世界。去年12月,《中美科技合作协定》续签在两国乃至全球范围引发积极反响。从推动“叶酸革命”到加强环境监测与保护,从开展流感追踪到推动疫苗开发,过去40多年里,《中美科技合作协定》在引领两国科技合作实现广泛互利共赢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英国《自然》杂志指出,“科研合作具有帮助应对中国、美国乃至世界所面临的诸多挑战的巨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