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2 11:38:28 | 浏览次数:7621
苏峪口瓷窑址的考古成果以全新的材料助推了陶瓷考古的发展,并从瓷业生产的角度阐释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和创新性,实证了两宋时期民族融合、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进程。辽、宋、金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各民族自身的发展和文化交流、文化与管理制度的趋同,为元、明、清时期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苏峪口窑场的出土资料对研究这一时段的历史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具有难以替代的重要价值。(完)
作为林业大省,长期以来广东坚持造林与护林并重,紧紧围绕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总目标,坚持凝聚防控合力,将加强林业领域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健全有害生物监测预防体系、加大松材线虫病及外来入侵物种防治力度,作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重要保障。
北京6月18日电 (记者 孙自法)2010年基于遗传学研究发现于西伯利亚丹尼索瓦洞穴、命名为丹尼索瓦人的神秘古人类,因此前只确认极少量残缺化石而知之甚少,其形态、模样究竟如何更是一无所知,也一直广受关注。
《〈资治通鉴〉的历史智慧》由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周少川教授主笔,他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在书中系统梳理《资治通鉴》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思想精华,深度解读“以礼治国”“仁政爱民”的治国理念,“轻徭薄赋”“理财养民”的经济智慧,以及“慎战义战”的军事谋略等内容,既保留学术严谨性,又以通俗易懂的笔触展现《资治通鉴》的历史智慧,为当代人提供了宝贵的理政与修身启示。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
上海6月18日电 (记者 许婧)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校长尼克·史密斯(Nic Smith)教授18日在上海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将续签并进一步扩展与中国高等院校的合作伙伴关系,同时推出面向中国留学生的新奖学金项目、工学结合的课程以及新的领导力项目。
本次展览的展名“江山如此多娇”由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童衍方题写,笔力遒劲、古趣盎然、大气雅致。童衍方还提供了书法作品《天漫人华风趣 地大物博妙心》和《吴昌硕题画诗》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