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27 22:01:48 | 浏览次数:0446
上海6月2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2日获悉,备受瞩目的中国心血管健康指数(CHI)(第五版)在沪“出炉”。据此,全国心血管健康水平十年来持续向好,平均分从48分提升至60分。进步主要体现在危险因素防控和疾病救治,心血管病早死概率显著下降。
蛋白质摄入需多样化,推荐优质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结合,如瘦肉、鱼类、鸡蛋、奶制品及大豆制品多样化安排。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尤其是深色蔬果,如菠菜、胡萝卜、蓝莓等,有助于补充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物质,改善神经紧张度。零食、饮料摄入须有节制,鼓励摄入白开水、矿泉水,晚上可饮用温牛奶助眠。
同时,加大对“示范区”常规无效循环的治理力度,积极开展薄差层精准调控挖潜,采取层内细分、周期注水、调参等手段,控制无效注采规模。年初以来,“示范区”已实施针对性治理54井次,控制无效注水5.8万立方米,控制无效产液1.5万吨,含水少上升0.09%。(安)
为进一步推动“体育+农文旅”融合,串联两大赛场的“共富小径”随着赛事的开展正式启用。这条全长约1公里的小径一端连接着赛场的活力,另一端连接良渚乡村的田园风光与文化底蕴,让观众在观赛之余,能够感受运动与文化的交融,这也代表良渚“体育+农文旅”融合进入“串珠成链”新阶段。
连日来,河南多地持续高温出现不同程度旱情,引发关注。目前河南情况如何?当地采取了哪些抗旱措施?国家对抗旱又有何举措?一文速览。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种种文化热潮,正不断为这一重要论断,添上有力的时代注脚。
在强化生态文化传播推广方面,主要包括5项具体举措:一是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入脑入心。持续做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宣讲工作,推进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通过全国生态日、环境日等多种形式加强生态文明宣传,编写生态文明教育图书,开发生态文明培训课程,开展生态研学。二是壮大生态文明主流舆论。以高质效新闻发布扩大生态文明主流舆论场,加快新闻内容生产和传播方式迭代升级,用好网络舆论阵地。三是繁荣生态文艺创作。开展生态文艺采风创作,生产更多高质量生态文艺作品。打造最美生态摄影打卡点、“大地文心”生态文学、“生态书香”全民阅读、“青山书角”等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四是打造生态文化阵地。充分利用博物馆、展览馆等,开发生态文化展示、体验等服务功能,深化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将生态文化元素有机融入口袋公园、街角空间、广场、绿地等,为公众提供学习和感受生态文化的场所。五是推动生态文化出海。探索推出生态环保主题的网络影视剧、网络文学、网络游戏,开展生态文化主题国际交流活动,推动高校、非政府组织、企业等民间生态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