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5 04:03:29 | 浏览次数:3705
在“膏方时光廊”中,观众可直观感受从手工熬膏“滴水成珠”到智能生产线“一键成膏”的技艺变革。在“非遗活化实验室”互动体验区,药材辨识、简易膏方调配(如药粉混合、收膏)等互动环节让观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在清代铜制膏方挂旗工具等文物前,观众仿佛“穿越”至清宫药房。
加沙的未来仍悬而未决。一边是艰难推进的停火谈判带来一线生机,一边是持续恶化的生存危机与难以调和的政治分歧。在战火与饥荒的双重夹击下,当地民众的苦难还在延续。谈判桌上的协议,能否化作通往和平的切实道路,将成为打破僵局的关键。(完)
近年来,江西龙虎山景区充分挖掘独特旅游资源和生态优势,探索“旅游+”业态融合。通过深度融合机车、体育、动漫、音乐等资源,龙虎山景区逐步开辟出鹰潭全域旅游新赛道,山水“发展活力”得以激发,为游客带来沉浸式文旅体验的同时,还进一步提升了景区的品牌影响力。(完)
从“资源依赖”到“文化赋能”,泾川的转型数据引人注目:2018年外来投资中能源类占比78%,2025年降至31%,文旅康养等绿色产业成为“主力”。这种转变的关键,在于将“姓氏认同”转化为“投资动能”——印尼企业家阮建武因祖坟与族谱吻合追加2亿元投资,美国阮氏商会牵线硅谷企业考察光伏项目,均展现“情感算力”的独特价值。
在西安交通大学,寻访西迁精神铸就的青春丰碑;在西北工业大学,探秘空天重器蕴藏的尖端密码;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破译稼穑文明传承的金色基因;在陕西师范大学,品读典籍长河里的师道薪火;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破译电磁频谱编织的未来信号;在长安大学,解码山河经纬的脉络与未来交通的智途;在西北大学,拼接文明碎片里的时光图谱。
该展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本土为重点”的创作导向,通过镜头记录江西城乡发展的历史足迹与鲜活故事。从脱贫攻坚中的乡村大学生,到赣江畔的岁月留痕;从南丰傩舞的千年神韵,到城中村农民工的市井生活,摄影家们以独特的视角捕捉江西红土地上的平凡与伟大。
业界专家评价说,巡游是一次最好的推介,游客在贵阳能对贵州“文化千岛”有更好的认知,对贵州“黄小西吃晚饭”文旅地标有了更多期待,将为“多彩贵州文旅新品牌”注入新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