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30 00:39:30 | 浏览次数:8533
首先,民营经济促进法创下了很多个“第一次”,把一些重要的提法上升到了法律层面。比如第一次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法律,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将民营经济定义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较以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定位显著升级。这进一步向社会表明了发展民营经济是党和国家一以贯之并将长期坚持的方针政策。我国民营经济正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截至3月底,全国登记在册民营企业超过5700万户,占企业总量的92.3%。专项立法给当下广大民营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近年来,我国博物馆坚持专业研究,注重科技应用。去年,全国博物馆实施科研项目3645个。国家文物局大力推进智慧博物馆建设和文物资源数据库建设,助力文物信息实现数字化,数据资源总量扩容。
作为全国首个人工智能终端展,本届展会展览规模达2.5万平方米、设五大核心展区、十大应用场景,汇聚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家企业,全方位展示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的最新应用场景。
连日来,河南多地持续高温出现不同程度旱情,引发关注。目前河南情况如何?当地采取了哪些抗旱措施?国家对抗旱又有何举措?一文速览。
从微生物监测到果蝇繁育,从生命科学到材料工程,中国空间站正不断释放国家太空实验室的科研潜能,推动人类认知的边界向太空延伸。
千年风雨,一庙传承。玉皇庙不仅是一座古建筑群,更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生动见证。站在二十八星宿彩塑前,我们仿佛能触摸到古人“观象授时”的智慧,感受到生生不息的文化脉动。
推陈出新,百花齐放。博物馆正在用不断延展的物理空间,创造出愈加丰富的精神世界。截至去年底,全国博物馆馆舍总面积达4392万多平方米,藏品数量达6741.3万件/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