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1 13:47:26 | 浏览次数:1546
6月18日,在地铁朝阳门站换乘通道内打造的魔法主题空间,形成线上“云购物”+线下“趣体验”的完整消费闭环,开创了“交通+文创+体验”融合发展的新型城市消费场景,既丰富了城市公共空间的文化内涵,也为城市消费升级提供全新思路。
“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资源,优化完善创新资源布局,努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
在18日启幕的第三十一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下称“图博会”)澳门馆前,游客如织。手绘澳门实景立体书被翻开一角,大三巴牌坊从书页中巍然“弹起”。近300本澳门最新纪念文献与地方性出版物并排陈列,引人驻足观看……
“我50岁才开始学粤剧。”周燕云介绍,自己先学演皇后,“我现在还能踢腿,下一字马。”后来,她迷上头饰制作,香港小家里堆满作品。起初她的家人不支持,但后来丈夫也开始学习。她表示,“这是我第一次来北京展示作品,看到这么多游客围着拍照,真的很激动”。
江苏省南京市颐和路11号旁有一棵“歪脖子”树,与近旁老房子构成的画面独具韵味,吸引众多游客排队打卡。颐和路,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曾是南京规模最大、密度最高的近代住宅集聚区。被纳入当地城市更新后,这个百年街区日益“年轻”起来。这里汇集了“有故事”的老房、特色小店、文创艺术市集,还有居民自发打造的院落景观,到这里旅拍、体验的游客越来越多。街区内的一座生活污水处理厂还被改造成为“颐和路数字展示馆”,成为艺术展览、品牌活动、文化讲座等的举办地。“有‘个性’的街道令人难忘。”上海游客高女士游览后称赞。
“我们要以‘中国—中亚精神’为引领,以更加进取的姿态和更加务实的举措加强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朝着命运共同体目标砥砺前行。”
“篝火节对于鄂伦春族来说像春节一样。”18日一早,年轻的鄂伦春族青年莫日根穿上奶奶做的新衣,跨上马背,前往甘河边的篝火节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