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1 03:27:35 | 浏览次数:6426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自拌混凝土搅拌站非法占用农用地行为持续时间长、处理难度大,严重破坏耕地资源。检察机关紧盯被破坏农用地的修复治理,充分发挥检察公益诉讼的监督职能,经检察建议后仍未有效整改致使公共利益持续受损的,依法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并推动开展专项整治,实现农用地的保护和长效治理。
2024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3.47万亿千瓦时,约占全部发电量的35%。从近年来的数据情况看,我国风电、光伏发电总体保持了较高的消纳水平,个别年份有所波动,不同地区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周光权:法治环境的优劣是民营经济能否行稳致远的关键因素。民营经济促进法第一次将“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写入法律,第一次明确民营经济法律地位。其制定实施可以说是正当其时、十分必要,必能有效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保证各类经济组织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作为中国首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在“公平竞争”、“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规范经营”、“服务保障”、“权益保护”等方面推出了务实管用举措,形成制度刚性约束,积极回应广大民营经济组织和社会各方的期待,特别是在案件管辖,财产查封、扣押、冻结,赃款赃物追缴等方面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为民营经济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从而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发展信心,营造有利于包括民营经济在内的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法治环境和社会氛围,以立法实效切实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针对目前的旱情,河南省水利厅于6月14日17时将水旱灾害防御(抗旱)Ⅳ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并密切监视雨情、水情、旱情,科学精准调度水利工程,加强灌溉用水管理,细化落实各项供水保障措施,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最大程度减轻干旱灾害损失。
杭州6月4日电(曹丹)“妈妈,这颗珍珠是我自己开出来的!”在浙江绍兴诸暨山下湖镇的珍珠开蚌体验工坊里,6岁的小朋友陈晨辰举着刚取出的珍珠兴奋地喊道。
6月21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发布消息,自然资源部原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原党组书记、局长钟自然被开除党籍,涉嫌受贿、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2023年11月28日,涪陵区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涪陵区检察院诉区林业局行政公益诉讼案。庭审后,区林业局督促重庆市涪陵区某有限公司对案涉林地进行了修复,并取得验收报告。2023年12月29日,涪陵区法院裁定终结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