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1 00:38:57 | 浏览次数:3282
“产学研发展实现合作共赢,需要双向奔赴和长期坚持。”浙大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戴道锌说,“光电是一种使能技术,兼具前沿性与实用性,是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使能技术。”
去年开放的上海博物馆东馆,如今已成为颇具吸引力的“文化磁石”。博物馆内,共有20个展厅及互动体验空间,面积超11万平方米,容纳着来自各地的观众。从商周时期的青铜重器,到唐宋名家的书画真迹,再到明清时期的玉器雕刻,科学的展陈设计让文明结晶生动诠释出悠久的历史文化。
热情奔放的歌舞、风格独特的民居、绚丽多姿的服饰、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新疆的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近年来,全疆各地加大开发民俗旅游资源,系统推进历史文化街区基础设施提升、文化展示传承、公共空间更新等项目建设,古城街巷的一砖一瓦、街头巷尾的一食一味,都成为可触摸、可体验、可传播的文化符号。
“平时在科研工作中,我们坚持创新性和颠覆性的科研理念,并把这一理念贯彻到对学生的培养中。”杭州市政协委员、西湖大学副校长程建军透露,其课题组开发了一款全新小分子肿瘤靶向标记技术,目前已完成成果转化落地,正在进行临床研究准备。
据国际网球联合会发布的《2021年全球网球报告》,2021年全球参与网球运动的人口有8718万人,中国以1992万人成为全球网球参与人数排名第二的国家,仅次于美国,占全球总网球人口的22.9%。同时,中国网球场的数量也为全球第二,达49767个。网球教练则以11350人位居全球第五。
日前,中国空间站第八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随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顺利返回地球。此次返回的实验样品涵盖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科学等25个项目,总重约37.25公斤。其中,生命科学样品包括人诱导多能干细胞、支气管上皮细胞、果蝇、蛋白样品等20类,后续将开展细胞谱系、结构、多组学等分析研究,为人类在太空与地面的健康保障提供理论支持。材料类样品则涉及钨基超高温合金、高强韧钢、非线性光学晶体、月壤加固材料等,相关成果将助力深空探测和未来载人航天任务。
过去4年间,他与同事一道,在煤基α-烯烃方向,主导完成千吨级中试装置工艺包设计与示范装置建设,实现全流程贯通并稳定产出合格产品,目前已开始建设国内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万吨级煤基α-烯烃工业化装置;参与攻关的煤基特种蜡相关技术,被列为2023年世界新能源新材料大会前沿成果,高端相变蜡、热转印蜡等部分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