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3 00:14:17 | 浏览次数:2044
文物知识问答、民族歌舞表演、手绘文物展示……在互动环节,来自五湖四海的旅客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北疆文化的独特魅力。活动中,内蒙古博物院的志愿者还向旅客介绍列车途经地区的自然风光、文化景观和旅游热门“打卡地”,邀请旅客讲述自己与文物的故事,共同体验文物手绘,并为旅客赠送具有独特北疆文化特色的文创礼品,通过列车把优质文化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博物馆是一个文化、科学资源相对集中的地方。征集藏品的同时要进行学术研究,有责任向社会提供展览服务、科普知识,逐渐在大众之中形成一种基本常识和审美趣味。”他说。
郭崎琪受访时坦言,希望孩子们通过参与体育运动学会相信自己,面对困难时不惧怕、不放弃。王澜静则建议青少年多参加各类体育运动,“既可以锻炼身体,又能够锻炼意志。”
2024年,阿尔山市接待游客576.68万人次,同比增长7.4%;实现收入73.66亿元,同比增长9.8%。游客平均停留时间由1.64天增长到2.5天。(完)
着眼未来,完善全球治理需要崭新的理念指引。时代是思想之母。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大国领袖的敏锐时代洞见和深沉历史自觉。全球治理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政府治理或社会治理,其依靠的是在共同的价值理念认同之上,由各个行为主体通过协商形成一定规则、建立相应制度,来调整相互关系和权利义务。因此,完善全球治理的基础和关键是解决理念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全球治理体制变革离不开理念的引领”。随着国力的增长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积极深远的变化。中国的外交政策主张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理念倡议,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欢迎和支持;中国在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上发挥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期待和赞许。特别是近年来,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横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回潮,世界渴望稳定性和方向感,越来越多的国家真诚希望中国展现领导力、提供确定性,热切期待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针对目前的旱情,河南省水利厅于6月14日17时将水旱灾害防御(抗旱)Ⅳ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并密切监视雨情、水情、旱情,科学精准调度水利工程,加强灌溉用水管理,细化落实各项供水保障措施,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最大程度减轻干旱灾害损失。
在山东博物馆,有一只20多厘米高的铜罍,里面竟能装下59件餐具。每件餐具的尺寸都经过严密计算,件件相套、环环相扣。看着小巧的铜罍,内里却大有乾坤。一起来看古人的收纳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