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5月12日,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与环球网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承办的2025“走读中国”国际媒体交流项目正式启动。来自全球20国的媒体人齐聚北疆,开启了一场跨越草原与城市的文化探索之旅。在启动仪式上,曾在内蒙古医科大学留学的蒙古国新闻网记者伊苏·图布辛以其独特的“双重身份”,用“变化”“融合”“桥梁”三个关键词,细腻勾勒出她眼中的内蒙古图景。
一个资产管理机构的经济学家接受法新社采访时表示,中国近期发布的政策措施对市场和经济的影响都是积极的,同时中国政府还保留了一些财政政策措施,“我认为,如果经济受到贸易战的影响并显示出明显的放缓迹象,一些被保留的财政措施将会在未来立即推出。”
赵乐际表示,中国全国人大愿同津巴布韦议会加强各层级友好往来,围绕立法、监督以及民生改善、社会治理、打击跨境犯罪等议题开展交流互鉴,为两国务实合作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欢迎津巴布韦议员朋友多来中国交流、参访。
今天(5月13日),记者从中国石化获悉,位于四川盆地的一口页岩气探井,探井垂深超过5300米,刷新了我国页岩气井垂深纪录,为我国超深层页岩气勘探提供借鉴经验。
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主任范红表示,“村超”展现了草根奇迹,其核心魅力在于成就无数普通人的足球梦想,村民们在这个舞台尽情释放对足球的热爱,他们的热情与真挚情感跨越地域和文化界限,让全球观众领略到体育最本真的魅力,激发人们对梦想的追求与坚持。
“内蒙古不仅在前进,而且是以一种深思熟虑且包容的方式前行。 这里的多样性使其更具魅力。蒙古族、汉族、回族等众多民族和谐共处,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交融,有力地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伊苏通过亲眼所见、亲身体悟透视内蒙古如何让各民族“在差异中创造共同价值”。
针对目前的旱情,河南省水利厅于6月14日17时将水旱灾害防御(抗旱)Ⅳ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并密切监视雨情、水情、旱情,科学精准调度水利工程,加强灌溉用水管理,细化落实各项供水保障措施,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最大程度减轻干旱灾害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