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29 00:08:43 | 浏览次数:2977
伏睡的唐代少女苏醒、兵马俑诉说内心独白、击鼓说唱俑诙谐表演、向往大唐的西域商人远眺长安……这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煤矿文工团联合打造的舞台剧《俑立千年》中的精彩瞬间。在博物馆里看戏,成为观众了解文物的新方式。
“福娃”“凤仪”在中国和马来西亚建交40周年之际,于2014年抵达马来西亚。在马来西亚,它们先后生下“暖暖”“谊谊”“升谊”,这三只熊猫宝宝已先于父母归国。当地媒体评论,两只大熊猫旅马11年,用它们的可爱温暖无数家长和小朋友,也收获了大批当地粉丝。(完)
国宝魅力持续绽放,源于博物馆创新活力的提升。2021年10月,《“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正式施行,鼓励加强对藏品价值的挖掘阐发,大力推进“让文物活起来”。各地博物馆与时俱进、积极创新,探索博物馆更有趣的“打开方式”。
本次赛事充分依托歙县“山水人文双绝”的独特资源禀赋,创新打造“桨板竞速+文化巡礼”的双重体验模式。比赛选址练江段,赛道全程贯穿徽州古城核心文化带,两岸白墙黛瓦倒映成趣。选手们在竞技过程中可尽览太平桥、渔梁坝、长庆寺塔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享受体育竞技张力与徽州文化底蕴的融合。
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餐饮消费的活跃,直接带动了他们配送业务的增长。今年1-4月份,这个园区整个冷链配送量同比增长超过13%。在园区旁边,一个总投资两个多亿元的国家重点项目库正在紧张地建设中。
一次偶然的机会,朋友带玉南燕参加联谊活动,结识了熊莹。每次参加活动,熊莹总会拿自己作为生动教材,给残疾朋友树立生活的信心。在熊莹眼里,像玉南燕这样的情况,一定可以走出阴影,走向社会。
【对话苏州博物馆馆长谢晓婷】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互动,指出“优化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如何化作城市的“毛细血管”,滋养城市根脉、塑造城市未来,成为博物馆的新使命。希望博物馆与市民游客的连接更紧密,无论男女老少,都能在博物馆获得精神文化滋养,人人也可以“从博物馆出发”,看城市古今变化,品历史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