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2 16:14:01 | 浏览次数:0746
姚建铨以“我国太赫兹产业及其应用的机遇和前景”为题作报告。他介绍了太赫兹波的特点及未来产业机遇。他指出,太赫兹波具有光子能量低、脉冲宽度窄、穿透性强、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在生物医药、国防安全、地质、天文等领域有巨大应用前景。近年来,我国不断推动太赫兹技术应用研发,未来应该持续挖掘其潜力,通过产学研用结合、学科交叉等途径,延伸太赫兹技术在通讯、检测和生物医药领域的价值,不断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作为我国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增长极,海洋能源供给持续增长,2024年海洋原油、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7%、8.7%,海洋原油增量占全国原油增量的近八成。其中,渤海油田2024年油气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原油产量突破3600万吨,占全国原油产量的近六分之一,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非遗节特设“科技赋能非遗”专题板块,16家研究机构和科技企业依托桑蚕丝织技艺、西游传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出30余项可参与、可互动的科技体验装置,通过游戏、VR数字展览、短视频等多种形式拓展非遗呈现方式、展示创新成果。《二十四节气》手游、《有趣的甲骨文》VR数字艺术展、太极拳数字文化体验空间等将首次发布。
今年36岁的李樟煜,已经在残疾人自行车项目征战多年。2012年伦敦残奥会,他第一次实现了残奥冠军梦。接下来,从里约到东京,再到巴黎,他带着梦想破风前行,每届残奥会都有金牌入账。据介绍,李樟煜获得的各类国际赛事奖牌已有50多枚。
出生于1966年的蔡志强,十多岁就开始学制鼓,为掌握制作鼓身、制作鼓皮、蒙鼓、上漆四大步骤三十多道工序,付出巨大心血。“做鼓很辛苦,但一家人也只能温饱而已,我迫切想改变现状。”
记者了解到,在北湖区,像陈嘉诚这样的“95后”“00后”青年创业者还有一大批。留美归国来到北湖的青年企业家贺顺达,带领团队在车间一线埋头钻研,成功研发水下焊条、高端不锈钢等新型焊条,获得多项发明专利及科技成果;“新农人”骆雨放弃在厦门经营多年的事业,与丈夫一同回到娘家,接过父辈手中的农具当起职业农民,并吸引10余名青年共同扎根农村,代管超6万亩稻田……
据四川省政府官网介绍,四川是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八个区域之一,拥有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天府新区、绵阳科技城、攀西战略性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等多个重大区域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