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5 23:22:32 | 浏览次数:6247
“20世纪70年代,我曾是下乡插队的知青,每次出工时,口袋里总揣着速写本,歇工时别人休息,我就画画。画抽旱烟的老乡、赶大车的壮汉、盘腿唠嗑的妇女……”工作室的书柜里陈列着泛黄的连环画册《三毛流浪记》和老旧的漫画专刊《讽刺与幽默》报合订本,王俊才抚摸着书脊回忆,“后来,这些速写成了我漫画创作的素材。”
成都市商务局二级巡视员、市对外开放合作促进中心主任尹建表示,成都持续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将围绕解决外资企业的问题痛点,在外籍人才引进和管理服务、特殊物品出入境、数据和资金跨境流动等环节开展制度性创新,支持外资企业参与“两业融合”等服务业领域标准制修订和国际交流等,让外籍人才引进更顺畅,特殊物品出入境更便利,数据和资金跨境流动更高效。(完)
中办、国办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全文3700余字,聚焦人民群众在民生保障方面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出诸多政策举措,干货满满。
《藏地心迹》是重庆首部援藏题材电影,改编自重庆知名作家周鹏程的同名长篇报告文学。这部报告文学作品获重庆市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九届重庆文学奖。
敦煌石窟壁画的艺术风格则更加丰富多样。早期受龟兹石窟艺术影响,人物形象多用铁线描勾勒轮廓,而后采用龟兹式的晕染法形成立体感。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原传统绘画技法在敦煌壁画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敦煌莫高窟的壁画题材广泛,除了佛教故事外,还包括大量反映当时社会生活、民俗风情的内容。在唐代,随着中原文化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敦煌石窟壁画中的经变画成为主流。壁画构图上,连环画式、中堂式和屏风式构图盛行,艺术表现上以中原传统的兰叶描为主,铁线描等也有使用,并针对不同对象结合使用。这种融合使得敦煌壁画既具有西域文化的神秘浪漫,又不失中原文化的雄浑大气。敦煌艺术最引人注目的特点之一是人物造型的本土化。大量的敦煌本地民众的生活、生产情况出现在壁画中,特别是塑像和壁画中佛、菩萨、飞天、供养人等的面容,呈现多民族并存的特征。敦煌壁画中最具代表性的“飞天”,其衣袂飘飞,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与龟兹壁画中更多保留西域特色的飞天相比,已完成了中原化蜕变,构筑了极具东方美学意境的空灵世界。
从2013年启动项目,到2019年底竣工验收,中乌合作开展的希瓦古城历史古迹保护修复项目,最大限度保留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
20世纪50年代,郑愁予发表现代诗《错误》,其中“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成为经典诗句,广为传诵。该作品亦长期被选入台湾与大陆的中学教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