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1 17:08:06 | 浏览次数:9676
当地时间6月1日,法国巴黎塞纳河上,来自中法两国以及亚洲、欧洲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十多支龙舟队伍同场竞技。这已经是巴黎连续第三年举办国际龙舟嘉年华活动。根据法国的竞赛规则,参赛队需要至少包含两名女性选手。
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扒仔”们与本地队员同舟共济,成为一道别致的风景线,传承数百年的龙舟技艺迸发出强劲的生命力,历久弥新,生生不息。
中国电影博物馆特别策划动漫电影音乐导赏展演和配音展示,精选多部动漫电影经典台词和配乐,由配音小演员展示单人配音和亲子配音,由专业乐团现场演奏,带领大小朋友感受动漫音乐的魅力。此外,博物馆还特别策划露天汽车电影专场放映,观众可驾车至博物馆停车场,在星空下观赏国产动画。
东北地区春耕接近尾声。辽宁水稻插秧进度已超过84%,在营口,今年投入的5300多台插秧机中,近半数都是无人插秧机,每分钟40米的栽插速度,单机每小时作业超5亩,效率提升了30%。黑龙江春耕生产目前基本结束,逐步转入田间管理阶段。全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超2.2亿亩,今年大面积推广使用高性能播种机精量播种,大大提升了播种速度与质量。
登上列车,龙舟、粽子造型的拉花与“我的铁路风景”海报相映成趣,歌舞表演精彩纷呈,非遗手作端午荷包、五彩绳和粽子等让旅客充分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库姆孜是一种弦鸣类的三弦弹拨乐器,也是柯尔克孜族最具有代表性的民间乐器。它以别具一格的民族特征凸显其艺术魅力,深受柯尔克孜族男女老少的喜爱。
时光流逝,社会发展,传统也以更加丰富、恰切的形式在当下的生活中传承。如今,在黎平侗乡,芒种前后要举行充满仪式感的“关秧门”活动,打泥巴仗是其中的重要环节。这一天,男女青年们和村民聚集在村寨里还未完成插秧的最后一块田地里,把青草、牛粪等作为肥料撒放田中,通过踩踏将这些“绿肥”埋入泥土并耕犁、平整土地,这被称为“打秧青”。劳动之间,他们可以用甩泥巴、泼水等方式,打起泥巴仗,在抛掷秧苗、插种秧苗的集体劳作中完成这一段“泥水交融”的传统仪式。插秧结束后,身着民族盛装的青年和参加“关秧门”活动的乡亲,聚集在田埂上进入“踩歌堂”仪式程序。人们唱起侗族大歌,围绕着稻田载歌载舞,庆祝插种秧苗顺利完成,期盼又一年丰收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