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26 11:03:44 | 浏览次数:0236
在守正创新中坚定文化自信,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我们定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3年前,卫晨欣在直播教学中发现,观众对古琴制作过程充满好奇:“能否让更多人亲手触摸琴木的年轮?”夫妻两人当即决定改造祖宅,将封闭的作坊变为开放式文化空间。他们保留传统古琴手工大漆工艺,却在琴桌旁增设透明操作间;延续“三年成琴”的古法,又在庭院角落开辟“速成体验区”,让游客两小时便能完成简易琴模制作。这种“传统为核、体验为壳”的模式,让冷僻的斫琴技艺变得可触可感。如今,庭院每年接待研学团队超50批次,古琴体验课预约已排至明年春季。
一堂堂思政课启智润心,爱国的种子生根发芽。“我爱我的祖国,我要保卫祖国的蓝天。”空军后勤部蓝天幼儿园“谁是最可爱的人”主题课上,孩子们用稚嫩而笃定的声音,表达着对祖国的爱。
傍晚,在绍兴市越城区治水广场,一场名为“运河端阳宴集”的文化盛宴座无虚席。据了解,“运河端阳宴集”是当地创新打造的端午文化盛宴,此次共设50桌宴席,菜品融合了端午文化和绍兴菜文化,吸引了众多民众品尝。
殷墟博物馆推出“殷墟少年说”特别活动,包括“小小讲解员”特别导览及《商颂·玄鸟》经典诵读等项目,用童趣视角讲述青铜器、甲骨文背后的故事,感受“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悠远意境。
有岛内人士与谭主交流时指出,岛内民众对于自身文化发展的需求也是“挡不住”的现实原因。台湾音乐人方文山告诉谭主,“中华文化对我而言是创作的土壤”。张方远进一步指出,中华文化是台湾文化的根,岛内民众有充分接触大陆丰富文化成果的现实需求,岛内文化创作者也需要与大陆同行交流合作、汲取灵感和养分的机会,这样才能源源不断获得有利自身发展的创新活力。
广州6月2日电 (记者 程景伟)中国公园协会公园绿化垃圾资源化利用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2025年会2日在广州市越秀公园举行,《公园植物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指南》在会上发布。据介绍,这是全国首部“公园植物垃圾重生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