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3 02:39:32 | 浏览次数:6587
构建新发展格局进一步丰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经济循环分析框架中各环节的内涵外延,强调要打通经济循环过程中的堵点断点,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及其组合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有机衔接,供需两端同时发力、协调配合,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这超越了西方经济学在分析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时忽视供需之间内在联系的局限性,更深刻回答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畅通经济循环、如何更好协同供需关系等重大命题。一是不仅强调供给和需求相互之间的平衡,同时更加重视在技术进步条件下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这将充分激发“生产”这个起点和“消费”这个终点在国民经济循环中的作用,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为此,必须坚持供需两侧协同发力、动态平衡,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供给与需求总量平衡、结构优化、内外均衡。二是强调优化完善分配制度,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把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作为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及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关键联结点。这不仅是社会主义生产根本目的的生动体现,也有利于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为此,要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切实保障劳动者待遇和权益,不断壮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激活“分配”环节促进经济循环的潜力。三是突出流通体系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将“交换”环节拓展为涵盖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包含商贸、物流、交通、金融、信用等多方面,丰富了“交换”环节的空间场景和涉及领域。
签约项目中,四川签约352个,投资金额3169亿元。其中,高科技制造业项目76个,投资金额近千亿元;人工智能、元宇宙、商业航天等新兴和未来产业项目38个,投资金额超300亿元;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来自东部省市的项目216个,近80%为制造业项目;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人工智能等15条重点产业链项目99个,投资金额1053亿元。
4月23日,四川农业大学官网发布消息,该校的“同心三农”服务品牌入选“新时代高校统战工作案例库”。近年来,该校通过“同心三农”已形成民革聚焦食品加工与安全、民盟聚焦畜牧养殖及水果种植、民建聚焦蔬菜种植的党派品牌,以及“吕樱桃”“杜茶叶”“高川花”“罗木通”等专家个人品牌。学校党外专家在全国开展农业科技指导、新品种推广、新技术示范等合作项目上百万亩,受益群众近10万人次,产生经济效益5000余万元;党外人士获部省级以上科技奖励42项,推广科技成果400余项。
夏布绣俗称“麻布刺绣”,在江西民间流传久远。在素有“中国夏布之乡”之称的江西新余,当地百姓就地取材,将夏布绣广泛用于生活用品之中。
作为习近平经济思想中具有原创性、标识性的概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了战略性、理论性、实践性的有机统一。从战略上看,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着眼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是一项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从理论上看,构建新发展格局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经济循环、社会再生产等理论分析框架,在科学回答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时代之问中,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从实践上看,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能够指导我们如何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如何在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中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如何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等,为我国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提供了科学路径。
中国经济的“外”与“内”,从来辩证统一。“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4月25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关键要求。外贸能顶住压力、稳住局面,不只是靠涉“外”的努力,更根本的,还是靠“内”功。
“一老一小”牵动万千家庭,关乎民生福祉。中办、国办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优化“一老一小”服务供给。发展老年助餐,推进银发旅游,鼓励社区嵌入式托育,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一系列举措补短板、增供给、提质量,为“一老一小”的美好生活奠定更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