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去年‘五一’我没想到有这么多客人,甜品根本不够卖。今年我准备足够多,也见到了很多回头客。”“五一”假期,土耳其甜品师阿布杜拉(Abdullah)在浙江义乌的甜品店说,以前来他店里的客人中只有2%为中国食客,如今70%为中国食客。
眼下,“自然+村咖”“人文+村咖”“休闲+村咖”“特产+村咖”等创新运营模式在各地乡村层出不穷。以浙江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已有“村咖”2600余家,相关从业人员近万人,其中40岁以下青年群体占近七成。“村咖”,正成为中国乡村活力的新呈现窗口。(完)
第71集团军某旅 付腾宇:我们依托宣誓活动,引导青年官兵时刻铭记历史,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把焕发出来的精神力量转化为练兵备战的实际行动。
“演艺+”释放消费新动能。“五一”期间,北京举办营业性演出1664场,吸引观众约66.8万人次,实现票房收入约2.4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约10%、10.9%、29%。华熙LIVE·五棵松围绕演唱会前后的消费时段打造“5小时生活圈”,巧用“票根经济”对接20多家酒店提供折扣,有效带动周边地区商业消费。(完)
参与运营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西畔的国家网球中心两片红土网球场地的维宁体育创始人、CEO纪宁8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本就稀缺的网球场馆在郑钦文夺冠后变得更加炙手可热,现在根本都约不上。”
这个假期,一批国产IP以“谷子经济”带动文体商旅融合发展。近年来,得益于中国网络文学、动漫、游戏、影视等产业的高速发展,诸如《哪吒》《原神》等高质量国产文化IP不断涌现,为谷子经济的繁荣提供了内容支撑。从“谷子店”到IP联名活动,国产IP转化为可触摸、可参与、可传播的消费体验,不仅成为年轻人文化消费的“新宠”,更成为城市商业创新发展的缩影。
一百多年前,心怀家国的五四青年如新竹破土,在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点燃”了一个时代的觉醒。站在2025年的历史坐标上回望,那份爱国热情和先锋意识依旧振奋人心,澎湃着生生不息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