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永宣造像指明代永乐、宣德年间宫廷铸造的用于赏赐西藏上层人士和各大寺院,以及用于供奉在皇家宫廷的带有‘明永乐年施’或‘明宣德年施’题记的造像。永宣造像因做工精湛细腻,存世量极少等原因,受到学界的关注和艺术品市场的追捧。”
北京5月12日电 (记者 陈溯)记者12日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截至2025年4月底,2024年度中国秋粮旺季收购圆满收官,累计收购秋粮3.45亿吨,为近年来较高水平。
从明代宫廷中赠予西藏的永宣款造像,因其做工精美备受西藏上层人士喜爱。长期以来,永宣款造像更是作为西藏达官显贵和周边民族之间相互赠送的重要物品,一些珍贵的造像流动在典籍中有详细的记录,为后人研究永宣款造像在西藏的传播留下了可以考证的证据。
记者从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了解到,2024年,我国户外运动线上消费人次约2亿,户外运动类消费整体规模增幅近40%。
·从消费人群年龄段来看,25至34岁占比最高,达到43%,其次为35至44岁,占比为28%;
·从行政区划看,广东、浙江消费人群占比较高,分别为11.72%和9.36%;
·从经营主体看,截至2024年底,户外运动商户总量达2.7万家,同比增长了21.38%。
商户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海南和四川。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深受母亲言传身教影响的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孝敬母亲。今天,重温总书记和母亲的暖心瞬间。感悟人间真情,祝愿天下所有母亲健康幸福!
创新表达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焕发时代生命力。创新转译是文化符号“活起来”的关键。河南卫视《洛神水赋》通过水下舞蹈演绎洛神传说,将传统神话与现代摄影技术结合,精准呈现出洛神“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卓然气质,传递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核的同时,也为世界带来了视觉震撼。2024年第四届中国-东盟友好合作主题短视频大赛银奖作品《纹路——文化交流的生动印证》打破文化单向传播模式,以服饰纹样作为小切口,讲述中国与东盟文明共享大叙事。将文化符号逐步转化为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实践,在跨文化传播中激活文化符号生命力,彰显了创新表达在“文化出海”中的独特实操价值与广阔的应用空间。
“战斗最艰苦时,在深山密林中,抗联战士利用大树的隐蔽性,将树皮扒下,把消息刻在树干上,为抗联部队取得联系、传递信息发挥了重要作用。”于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