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2 00:58:11 | 浏览次数:4365
张云燕:原创IP的出海,绝不能仅仅依靠市场热度或文化感染力,更需要在法律制度的护航下稳步推进。企业自身要强化知识产权的前置布局意识,做到“产品未出海,权利先出境”,尤其应重视在主要目标市场的商标注册、著作权登记及外观设计专利申请。还要做好合同风险防控,确保所有对外授权、合作开发、市场代理等均以书面协议明确约定使用范围、地域、期限及争议解决机制,避免因“默示授权”或“口头合作”导致维权困难。
参访中一组数据令中亚大学生们十分震撼:中国铁工投资在全国运营着500万立方/日的水处理规模,管网总长超1万公里,生态修复运营面积超5000公顷,服务人口规模堪比中等国家。
但随着税收征管能力不断强化,税收征收率不断提高,企业实际税负正在逐步接近名义税负,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企业痛感会更明显,一些企业如果不能承担可能会选择停业,这不仅影响就业,更会对宏观经济运行带来负面影响。
去年,民航局、国家发改委联合发文《关于推进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指导意见》,画出国际航空枢纽的蓝图,提出“3+7+N”国际航空枢纽功能体系。
我国原创IP走出国门,是喜事,但背后也存在海外版权监管难、企业维权难等现实困难。如何才能突围?为此,《法治日报》记者近日采访了拥有丰富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处理经验的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全国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皮波、灜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大恒和北京金诚同达(上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云燕。
路透社13日称,新制裁包括衡水元展贸易有限公司和总部位于香港的恒邦微电子有限公司,理由是它们涉嫌或曾经参与“破坏乌克兰稳定”或“破坏或威胁乌克兰领土”。“美国之音”称,衡水元展贸易有限公司和香港恒邦微电子有限公司此前已被美国财政部制裁过。
最近两起企业补税事件引起市场关注。一是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要求补税8500万元,因这笔税款被追溯至1994年,使得税务“倒查30年”成为舆论焦点。二是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份收到当地税务要求补税5亿元的通知,最近企业宣布停产。上述两起事件,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跟多位省级、市级税务人士交流得知,目前并没有全国性查税部署。一些地方根据当地税收大数据风险提示等对个别企业查税,是日常工作,也是税务部门正常履职。毕竟税务部门主要负责税收、社会保险费和有关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发现偷逃税、少缴税行为,理应依法制止,否则就是渎职。(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