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28 03:13:45 | 浏览次数:6153
“你好,会高速旋转的我其实是一只白鹳(此时大概六千岁),嘴里叼着的是我爱吃的小鱼哦!”这件名为“鹳条儿”的有趣文创产品,灵感源自馆藏“鹳鱼石斧图彩绘陶缸”,来自新石器时代前期仰韶文化,据考证距今约6000年,陶缸外壁彩绘有白鹳,鹳嘴上衔着一条大鱼,画面右侧竖立一柄石斧,被专家誉为“中国最早的彩陶画”,2003年被确定为64件不可出国展出的珍贵文物之一。而现在,只要拉动右边石斧状的拉手,鹳条儿的长嘴以及嘴上衔着的鱼,就会快速旋转起来,十分具有喜感。
《思接千载:115件文物里的古代中国》是国博探索“展览+书籍+文创”结合的新模式,精选“古代中国”基本陈列中的115件珍贵文物,通过细腻的笔触、严谨的考据和生动的叙述,架起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桥梁,帮助读者读懂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和突出特性。该书作者团队由国家博物馆社会教育部的9名工作人员组成,他们来自历史学、考古学、博物馆学、美术史论等专业,从事讲解和研学课程的策划实施,都有十年左右的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经验。
然而,千年金果也曾面临困境。过去,村民仅靠提篮叫卖或三轮车运往农贸市场,价格低、销路窄。果农金法荣回忆:“3亩枇杷年收入仅2万元,丰产不丰收是常态。”
为此,该场成立专项工作组,通过“一户一策”算经济账——每台锅炉补贴5000元,燃料费用通过节能改造降低20%-25%。目前,该场累计安装醇基锅炉70台,燃煤设施清零目标全面实现。
8月28日上午,中国煤矿文工团召开干部大会,宣布文工团领导任命决定。经文化和旅游部研究决定,任命靳东为中国煤矿文工团(中国安全生产艺术团)团长。
开幕式上,2024年宁夏文博事业“成绩单”正式发布。数据显示:全区各级博物馆2024年全年举办展览90项,开展教育活动超千场,接待观众728万人次。其中,1项展览荣获全国十大文物陈列精品奖,3项入选国家级推介项目。据悉,2025年“博物馆月”期间,宁夏还将推出110项活动,持续打造“博物馆热”长效机制。
铁西区拥有3300多家工业企业和深厚的工业文化积淀。“厂BA”赛场上,既有沈鼓集团、特变电工等扎根几十年的“国之重器”,也有华晨宝马、采埃孚电驱动等投资多年的“国际好友”,还有沈铸所等“科研利器”,更有沈阳微控飞轮等在铁西沃土上发展壮大的“专精特新”,都是沈阳铁西振兴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和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