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27 00:44:53 | 浏览次数:3077
在四川渠县,中国汉阙文化博物馆的展陈空间通过弧幕投影、全息影像、屏显、裸眼3D等科技手段,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感受汉代生活与文化;在山西,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借助数字技术,赋予古老壁画新的活力,游客戴上VR眼镜,即可“走进”壁画,还能在互动投影墙前与古人共弹琵琶,体验“人在画中游”的奇妙。
从广场拾级而上,来到秦岭博物馆大厅,取形于甲骨文“商”字、高38米的“酒尊”造型立于中央,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拍照。红陶人头壶展柜前,人们排起了长队,等待与数千年前的仰韶文化展开跨越时空的“对话”。中国秦岭文化展展厅内,英文讲解员正为国际友人介绍四通八达的秦岭古道。年轻的博物馆里,四处都可以感受到勃勃生机。
会议审议通过中网联2024年财务工作报告、2025年投资方案、调整个别理事、《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团体标准规划(2025-2028)》及有关制度。
此外,前4个月,青海省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20.3亿元,增长86.1%,欧盟、东盟、俄罗斯为青海省主要贸易伙伴。(完)
“近几年来,特种旅游已成为全疆文旅产业升级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余洁透露,“我们以‘文旅活动+特种赛事’的新模式,实现了景区门票、餐饮住宿、特色商品等消费板块全线增长,全域旅游活力迸发。”
“五一”假期,“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活动在苏州湾博物馆启幕,现场游人如织。在5G大运河沉浸式体验空间内,参观者可以通过360度裸眼3D技术,“登上”一艘北上的漕运船只,饱览运河沿线的人文风光;移步至互动体验区,则可以戴上VR(虚拟现实)眼镜,在虚拟展厅里观看近30个精品展览,鉴赏“活起来”的国宝。“数字创新,让观众的文化传承之旅更加妙趣横生。”苏州湾博物馆馆长汝悦来表示。
被称为“中国治沙魔方”的沙障是沙地治理最有效的工程措施之一。这里采取的是4X4米机械沙障,每米需扎下至少10根红柳条,每根20厘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