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4 08:20:39 | 浏览次数:8537
冯慧兰:在宁波参会期间,我们来到宁波舟山港考察,这是一个非常现代化的港口,是智慧港口、绿色港口的代表之一,可以为东南亚的港口树立一个良好标杆,我们希望能从这里学到更多经验。
黄奕峰回忆起多年来的枇杷种植历程,感慨道:“自从从父辈手中接过枇杷产业的‘接力棒’,到如今自家拥有100亩果园,我见证了村里枇杷产业的蓬勃发展。”
在文学对谈环节,著名科幻作家宝树以自身创作为例,提出科幻灵感源于科技与人文的碰撞,如《成都往事》将蜀地传说与量子理论相结合,他指出中国科技发展为科幻国际传播提供支撑,《三体》海外出版热潮印证了“未来感”国家形象的塑造潜力。
27日下午,“出海生力军:数字文化贸易拓展全球市场新篇章”“传统焕新生:数智赋能经典IP国际竞争新优势”“品牌+文化:双向赋能激涌出海新浪潮”三场产业圆桌会分别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祝燕南,对外文化交流(文化贸易)研究基地专家兼秘书长、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家文化发展国际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嘉珊和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主持,将直击文化贸易前沿赛道,讨论覆盖新兴业态与传统焕新,既有科技与文化的碰撞,亦有商业逻辑与文化价值的交融,深入交流数智时代发展文化贸易的好经验好做法,凝聚行业广泛共识。
“虽然我是第一次来中国,但酒庄的红酒几年前就曾卖到上海。”匈牙利毛尔优质酒庄创始人毛尔对自家产品品质和中国市场都充满信心。他表示,希望通过西博会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并通过中国市场开拓亚洲市场。
华铁传媒杜劲松本次分享指出高铁出行场景已成为品牌与消费者建立深度连接的核心。他提出,品牌价值的构建需突破 “有知名度无信任度” 的困境,通过“人群精准性、环境沉浸感、情感共振力”三大维度协同,推动品牌从流量曝光向用户心智信任升级,在移动场景中实现从认知渗透到价值共生的深度连接。
由中国科学院科创中心团队主笔的首篇文章,从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等出发,提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双螺旋结构”并指出,融合过程中存在结构性张力,亟须科学处理前瞻性与实践性、战略性与市场性、公共性与独占性、全局性与局部性、协同性与竞争性5对关键关系,并从加强源头融合、过程融合、资源融合、价值融合、能力融合、区域融合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