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1 18:14:40 | 浏览次数:2236
3年前,卫晨欣在直播教学中发现,观众对古琴制作过程充满好奇:“能否让更多人亲手触摸琴木的年轮?”夫妻两人当即决定改造祖宅,将封闭的作坊变为开放式文化空间。他们保留传统古琴手工大漆工艺,却在琴桌旁增设透明操作间;延续“三年成琴”的古法,又在庭院角落开辟“速成体验区”,让游客两小时便能完成简易琴模制作。这种“传统为核、体验为壳”的模式,让冷僻的斫琴技艺变得可触可感。如今,庭院每年接待研学团队超50批次,古琴体验课预约已排至明年春季。
在北京某商场的一家运动品牌专卖店里,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一款售价将近1700元的女款碳板鞋已经卖断码,颇受年轻人追捧,而当被问及这类鞋是否可以给中小学生穿时,销售人员回答,“只要鞋码合适就可以。”
5月31日,由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馆、斯里兰卡青年事务和体育部主办,斯里兰卡中国企业商会、斯里兰卡国家赛艇俱乐部协办的端午龙舟赛在科伦坡举行,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作为平顶山市实验高中的法律合作共建单位,平顶山市新华区人民检察院是全省未检工作起步较早的基层院,早在2000年即成立了时称“少年案件起诉科”的专门未成年人检察部门,经过20多年探索、发展和创新,逐步形成了以涉案未成年人全方位关护为重点,以帮助涉罪未成年人顺利回归社会为目标的“新华·彩虹约定”未成年人综合观护体系。未检品牌“新华·彩虹约定”先后两年获评全省检察机关“优秀检察文化品牌”“十佳检察文化品牌”。
“我们排演了儿童剧《新安旅行团》。来之前儿童剧的主角李柏豪同学托我和您说:习爷爷,我在儿童剧中担任主角,我现在变得更加自信了,好期待您能来看我们的演出啊!”
温州,这座曾以“轻工之城”扬名的老工业基地,正借助智能化和绿色化的“手术刀”完成自我改造。伴随着一批创新型企业的崛起,温州正向世界展现一个更具象化的新时代“中国制造”样本。
自古龙舟日竞渡,独有三溪夜赛航。在三溪村和溪山村,龙舟竞渡习俗自古有之,而夜渡的形式则源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当时,村民白天忙于农耕,傍晚收工后才能挑灯体验一番龙舟竞渡的乐趣,久而久之便演变为独具特色的夜间赛事。如今,每年农历五月初一至初五晚上,村民们自发组队,男女老少同舟挥桨,这也成为当地端午文化的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