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6月14日上午,水利部组织开展抗旱专题会商,分析研判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形势,要求即日起,受旱地区上游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6月14日15时,水利部将针对河南、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目前维持针对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两个工作组正在一线指导抗旱工作。
绿色发展底色更加鲜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强力推动绿色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不断提升。2024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29.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7%;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7.2%,已连续5年达到了86%以上;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继续改善,地表水Ⅰ至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90.4%,首次超过90%。中国作出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正扎扎实实按照既定节奏推进落实,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不断迈出新步伐。风电、太阳能、水电、在建核电装机规模保持世界第一,2024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水电、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占比提高到32.6%,接近三分之一。
“习近平主席此次国事访问,彰显了俄中两国友谊的牢固与历久弥新。习近平主席与普京总统在不同场合会面已超过40次,此访推动中俄关系再度迈上新台阶。”阿尼西莫夫校长介绍称,习近平主席访俄期间,两国签署多项双边合作文件,俄罗斯国家研究型高等经济大学(以下简称“高等经济大学”)也与中国顶尖高校签署战略协议,为开展大型联合科研项目、联合实验室建设、俄中师生交流以及进一步深化教育合作铺平了道路。
“习近平主席此次俄罗斯之行,充分体现中俄双方共同维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决心。”古巴国际政策研究中心中国问题专家爱德华多·雷加拉多说,“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俄肩负特殊责任,坚定支持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决捍卫发展中国家权益,推动全球治理变革,让新兴经济体在国际舞台上有更大发言权。”
东莞市商务局副局长 黄朝东:在内销渠道建设方面,我们今年将组织企业参加28场“粤贸全国”活动,举办45场市内展会,帮助企业抢抓内销订单。
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向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5省(区)调拨3万件中央救灾物资,支持地方做好抗旱救灾各项工作。
会宁位于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交接地带,土层深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这些自然条件为小杂粮生长提供了优越的环境,被誉为“中国小杂粮之乡”。如今,会宁小杂粮产品已经出省到了山东、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商超、连锁超市进行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