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4 02:06:29 | 浏览次数:0297
从地方考古队到高校,从国家文物局到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刘曙光深耕文博领域40余年。作为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国际博物馆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刘曙光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接受“东西问”专访,分享他对博物馆发展的理解和思考。
“这位小朋友的年龄跟我儿子差不多,所以心里很受触动,希望他能到北京进行积极有效的救治。”于是,肖箫迅速联系本次活动主办方,沟通后续的资料登记事宜,以及就诊时间和手术事项等安排。
“人形机器人跟人类一起走红毯,这是对相关技术的一种认可,展现了机器人未来的无限可能性。”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顾捷说。
作为“中国弦子之乡少儿弦子培训基地”,巴塘县人民小学将民族艺术基因融入校园教育,以系统声乐教学和巴塘弦子传承为特色的合唱团应运而生。54岁的音乐老师胡嗣梅十余载坚守民族音乐教育阵地,她指着教室墙上一张张被阳光晒得泛黄的照片——那是孩子们用歌声点亮梦想的足迹,也是民族艺术走向四方的见证。
家住北京朝阳区的资深网球爱好者张先生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感慨,“原来就不好预约的网球场,在郑钦文夺冠后,更不好约了。”他说:“我经常打球的球馆最早预约时间是提前一周的早上七点,但是现在到点就秒没,手一慢就显示预约完毕。”
上海5月17日电 (记者 郑莹莹)2025年上海科技节17日在沪拉开帷幕,今年的“AI科学红毯”不仅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学术主任蒲慕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科技委常委张玉花等备受瞩目的科技大咖,还有“神秘嘉宾”——眼下备受关注的人形机器人。这也是人形机器人首登上海科技节“科学红毯”。
随着GenAI技术的持续演进与成熟,企业愈发清晰地认识到GenAI在提升业务效率方面的重要性。GenAI已成为企业战略布局中的关键一环,企业积极筹备AI部署,期望借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提升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