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2 17:21:28 | 浏览次数:0661
中国日报网5月21日电 源自中国,盛行世界,茶是镌刻着历史年轮的“中国文化密码”。这张浸润着茶香的“中国名片”,不仅串联起丝绸之路的驼铃帆影,更在当代文明对话中化身跨越国界的“味觉使节”,成为连接多元文明的纽带。5月21日,国际茶日,一同走进“中国茶”,看它何以香飘世界?
携程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可免签入境中国的新加坡游客同比增长10倍,马来西亚游客同比增长9倍,法国、西班牙、泰国游客均同比增长约4倍。 端午小长假期间,平台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15%。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韩国和马来西亚的游客最多。
近年来,喀什古城强势“破圈”,一跃成为新疆文旅的“现象级IP”。走进古城高台民居,曲折的小巷四通八达,每家每户门前的装饰各不相同。推开“高崖上的土陶人家”大门,入眼的是满屋的土陶、制作土陶的泥巴和工具。76岁的吐尔逊·肉斯坦坐在门口,喜迎进门参观的游客。老人是喀什古城里有名的土陶艺工匠,也是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第七代传承人,经他手捏过的瓶瓶罐罐数不胜数。
慎海雄说,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一代又一代民族语言宣传工作者秉持民族团结、文化传承的崇高使命,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了民族宣传领域“定音鼓”和“压舱石”的重要作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成立7年来,民族语言节目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扎实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做好广播、不唯广播,持续深化民族语言节目融合传播,推动56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让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75周年既是里程碑,更是新起点。总台民族语言节目要深刻领悟扎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学习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深化提升“头条工程”,润物无声推动领袖思想在民族地区更加深入人心;进一步深化“思想+艺术+技术”融合传播,为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大团结提供有力有效舆论支持;进一步发扬斗争精神、锤炼斗争本领,遵循国际传播规律,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把民族宣传报道工作进一步做深做实,以“满屏皆精品”的创新成果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在各级医保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下,截至2025年5月8日,已有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新疆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27个地区开通医保钱包,其中河北、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广西、四川、西藏、甘肃、新疆、兵团11个省级医保部门在全域范围内全面开通医保钱包。河北、安徽、广西、西藏、甘肃、黑龙江6个省(自治区)已开通医保钱包使用地变更功能。国家医保部门将全力推动其他地区开通,持续优化相关业务流程。
雪豹的身影一直是祁连山高海拔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指标之一。中国电科加入雪豹“守护力量”,为祁连山(门源县国家公园区域)雪豹监测项目部署红外相机监测设备,进一步提高监测效率,更好地了解雪豹的生存状态,为保护行动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我们以茶会友,搭建茶文化交流平台,让世界在一片茶叶中,看见中国的开放包容。”国创会副会长王晓鸣表示,茶传播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促进了世界各国的文明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