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29 23:59:52 | 浏览次数:6261
2025年渤海油田油气产量继续保持稳定上升势头,全球最大变质岩潜山油田——渤中26-6油田开发项目(一期)、旅大5-2北油田Ⅱ期开发项目、曹妃甸6-4油田综合调整项目等多个重点产能建设项目顺利投产,一季度油气产量历史性突破1000万吨大关。
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报》发表题为《以史为鉴 共创未来》的署名文章指出:“我们要以史为鉴,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深刻教训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确保二战胜利成果不容侵犯、坚持正确二战史观、维护战后国际秩序,是捍卫历史正义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当下种种否定二战成果、歪曲二战历史真相思潮泛起的背景下,以正确二战史观捍卫历史正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桂林5月20日电(李金戈)5月19日,约120名中越青年代表,在共青团广西区委副书记左向蕾及共青团中央国际部亚非处、共青团广西区委、共青团桂林市委有关代表的陪同下,走进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开展参观交流活动。
中国驻英国使馆发言人13日表示,英方有关制裁是没有国际法依据的单边主义行径,中方坚决反对,已向英方提出严正交涉。英国政府罔顾国内国际民意,不断火上浇油,助长战事延绵不绝、生灵涂炭,致使和平更加遥遥无期。
20日上午,习近平听取河南省委和省政府的工作汇报,他强调,要坚定信心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业内人士表示,在“双碳”目标指引下,这场突破地理与气候限制的新能源基建实践,不仅为东北振兴注入绿色动力,更为我国寒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案。
去年,古蜀文明和印加文明展品分别在秘鲁、中国展出,引发热烈反响。中秘国宝“跨洋对话”,恰是中拉携手共谱文明交流互鉴新篇章的一个缩影。从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在拉美遍地开花,到中拉互派留学生数量不断增长;从玛雅遗址联合考古成果丰硕,到多批拉美媒体记者来华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中国“拉美热”和拉美“中国热”同步升温,促进中拉文明互鉴、民心相通。“相互尊重”“多彩多样”“相识相知”,墨西哥考古学家罗赫里奥·里维拉用三个关键词,描述他多次赴华参加人文交流活动的感受和思考。中拉双方在互学互鉴中成就彼此,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