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5 12:03:21 | 浏览次数:1749
截至6月13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有保证,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能够满足抗旱需求。5月下旬以来,对全省98.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抗旱灌溉需要。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在前期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于6月11日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建设美丽海湾,推动生态共治。在河北唐山湾龙岛区域,当地正通过修复海草床,调节循环、改善水质。在福建厦门杏林湾,绞吸船正在进行清淤作业。清理出的淤泥,一部分就地消纳,一部分构建鸟类栖息地,还有一部分可以改造成为建筑材料。
浙江一家科技公司带来的多光谱植被监测仪,运用智能算法,可精准分析植被长势、病虫害情况等,如同一位“数字医生”。“单机覆盖半径为2千米,1小时可巡视上万亩农田。”该公司工程师刑志亭介绍,在中国不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背景下,该产品非常受农户欢迎。
清陶(昆山)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源自清华大学的创新成果,目前已发展为国内固态锂电池产业化领跑者之一。调研组了解该公司利用人工智能在仿真计算研发、工艺智能制造、电池健康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情况,通过人工智能仿真实验,研发效率提升了100%,实验数量减少了30%。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在前期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于6月11日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6月14日上午,水利部组织开展抗旱专题会商,分析研判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形势,要求即日起,受旱地区上游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6月14日15时,水利部将针对河南、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目前维持针对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两个工作组正在一线指导抗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