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5 13:42:11 | 浏览次数:5318
近日,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立足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分区分类指导,细化实化措施,确保夏播作物种足种满,奠定秋粮和全年粮食丰收基础。
截至6月13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有保证,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能够满足抗旱需求。5月下旬以来,对全省98.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抗旱灌溉需要。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
体量不及西安的兰州,也拿出大手笔。T3航站楼面积40万平方米,综合交通中心27万平方米,是甘肃民航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的工程。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写在党的二十大报告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要“在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多办实事”。
6月14日上午,水利部组织开展抗旱专题会商,分析研判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形势,要求即日起,受旱地区上游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6月14日15时,水利部将针对河南、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目前维持针对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两个工作组正在一线指导抗旱工作。
“从西海固的大山里走出去,又回到家乡的讲台,我想用知识点亮孩子们的未来。”山东师范大学毕业生曹雪梅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选择回到家乡隆德县,成为张程乡中心小学的一名支教老师。面对艰苦的条件,她创新开设编程和电脑绘画课程,带领学生从零基础到站上县级科技展的舞台。“孩子们眼里的光,就是我坚持的意义。”曹雪梅的这句话,道出了无数“三支一扶”人员的心声。
据官网介绍,四川绵阳是我国重要国防军工和科研生产基地,邓稼先、于敏等9位“两弹一星”元勋和成千上万的科技精英在这里“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