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爱达·魔都号4月6日抵达青岛,首次在上海母港以外运营航线,为青岛乃至中国北方地区的邮轮市场注入新动能。据悉,2024年,青岛运营始发港、访问港航次21个,出入境旅客超7万人次,其中外地客源占比接近50%;2025年预计6艘邮轮到青岛运营、航次超40个,其中访问港航次预计9个,将进一步带动高端入境旅游消费。
记者10日上午在加德满都特里布万国际机场看到,南航航班吸引不少尼泊尔旅客搭乘。来自拉苏瓦县的苏尼尔·戈勒告诉记者,他所在地区距加德满都约90公里,车程约5小时,过去需提前一天抵达并在机场旁住宿一晚,才能赶上飞往广州的航班。如今他可以在航班当天清晨5点出发,行程更加便捷、经济。
纪宁说:“欧美国家的网球市场已逐渐进入饱和阶段,中国被认为可能带来新的爆发性增长点。”他认为,在中国这个网球新兴市场,应更充分地挖掘体育明星的商业价值。“这有利于全面释放中国体育经济的增长潜力。”
活动现场,首批16个地市通过公众号同步开启项目招募,重点挖掘智慧农业、非遗文创、乡村文旅等领域的“金种子”项目。据主办方介绍,赛事计划培育一批基层创业项目,其中县域青年团队占比将突破70%。
家住北京朝阳区的资深网球爱好者张先生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感慨,“原来就不好预约的网球场,在郑钦文夺冠后,更不好约了。”他说:“我经常打球的球馆最早预约时间是提前一周的早上七点,但是现在到点就秒没,手一慢就显示预约完毕。”
随着参与网球运动的人逐渐增多,中国网球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纪宁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们在做一个项目,在北京朝阳区规划一个‘大满贯网球文化公园’,将汇集所有大满贯要素。人们既能在此观看全球顶级赛事,也能在场地上训练和比赛。”纪宁说,这仅是一个案例,但从中可以窥见中国网球运动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也越来越专业化。作为体育产业的参与者与观察者,纪宁表示,不仅北京,全国各地网球运动设施也发展得越来越好。
据国际网球联合会发布的《2021年全球网球报告》,2021年全球参与网球运动的人口有8718万人,中国以1992万人成为全球网球参与人数排名第二的国家,仅次于美国,占全球总网球人口的22.9%。同时,中国网球场的数量也为全球第二,达49767个。网球教练则以11350人位居全球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