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3 06:21:59 | 浏览次数:9236
“今年三华李产量高,品质很好,目前也没有出现果子裂开的现象,田头价能卖到每斤10元人民币。”谢建新种植了20多亩三华李果树,他和妻子前阵子就住进了果园,迎接忙碌的采摘季。不少采购商来自广州、深圳等地。
不远处的“幸福农庄”农家乐里,村民张晓玲正忙碌着。2020年,在陈双鼓励下,她返乡创业,从零学起。“多亏村里组织的培训,从做菜到经营,从卫生到待客,手把手教。”如今,她的9间客房年纯利达五六万元,已不低于外出务工收入。张晓玲说,“土猪腊肉、苗家香肠是招牌,我们有时还邀客人共跳芦笙舞,让游客吃得香、玩得欢,更记得住苗乡情。”
地处长沙马坡岭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则通过培训与技术输出、国际项目合作等方式助力打造更多“非洲粮仓”,中尼杂交水稻合作、中非农业合作示范园等援助项目取得显著增产增收效果。
本届中华文化节以“文字”为主题,将会举办超过280场活动,邀请3000名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海外的艺术家参与。中华文化节每年都会设定一个焦点城市,让观众多角度欣赏并探索该地文化和历史。今年焦点城市是西安,主办方将以茶文化为主题推出一系列节目。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
北京6月14日电 14日,记者从国家文物局获悉,在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开幕式上,国家文物局公布了2024年度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推介案例名单。“申遗实践激活保护合力 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协同发展”等10个项目获评十佳案例,“探寻文明印迹 创新博物馆教育共享模式”等12个项目获评入围案例。
据气象监测,今年第1号台风“蝴蝶”13日20时由强热带风暴级加强为台风级,23时前后在海南省东方市八所镇登陆,登陆时强度减弱为强热带风暴级(11级,30米/秒)。14日07时其中心位于北纬20.1度、东经108.9度,也就是在海南岛西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1级(30米/秒),七级风圈半径120~220公里,十级风圈半径2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