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2 09:43:10 | 浏览次数:6447
北京6月29日电 (记者 金旭)随着夏季鲜果进入集中上市期,水果进出口也进入旺季。近日,记者连线采访从事水果进出口贸易的海外侨胞,讲述他们如何助力丰富消费者的“果盘”。
最近两起企业补税事件引起市场关注。一是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要求补税8500万元,因这笔税款被追溯至1994年,使得税务“倒查30年”成为舆论焦点。二是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份收到当地税务要求补税5亿元的通知,最近企业宣布停产。上述两起事件,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跟多位省级、市级税务人士交流得知,目前并没有全国性查税部署。一些地方根据当地税收大数据风险提示等对个别企业查税,是日常工作,也是税务部门正常履职。毕竟税务部门主要负责税收、社会保险费和有关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发现偷逃税、少缴税行为,理应依法制止,否则就是渎职。(第一财经)
总商会连续多年组织会员企业参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非合作论坛等国家级平台,推动肯尼亚红茶、咖啡豆等特色产品进入中国市场。2023年协助肯尼亚国家投资局在北京举办“肯尼亚-中国投资交流会”,促成630亿先令的合作协议签署。2025年4月,再次陪同总统代表团,开展对中国的国事访问,并协助组织召开投资峰会,促成相关重要合作项目。
“永德芒果不仅承载着时光的味道,更是当地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2014年,永德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命名为‘中国芒果之乡’。”永德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鑫曦介绍,截至目前,该县芒果品种达67个、种植面积逾6.2万亩,惠及逾3.2万名果农,2025年产量预计超4.5万吨、产值突破3亿元。
中国名义税负一直高于实际税负。所谓名义税负是指企业名义上该缴纳的税费。由于征管、企业对税法理解等原因,实际上企业不一定足额缴纳法律意义上的税费。
但随着税收征管能力不断强化,税收征收率不断提高,企业实际税负正在逐步接近名义税负,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企业痛感会更明显,一些企业如果不能承担可能会选择停业,这不仅影响就业,更会对宏观经济运行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在不断强化税收征管的同时,应该同步适度推进税制改革,适度降低名义税率,让企业实际税负维持在一个合理水平,同时国家财政收入也并不会由此减少,进而实现良性循环。